桂浩明:用逆调控思维来看待股市杠杆|杠杆_财经_国宝档案之觐天宝匣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12-24 15:04

新浪财经私募梦想创业营即将结束报名,国宝档案之觐天宝匣该项目致力于打造私募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黄埔军校”,个人机构赛并行,明星导师助阵,挖掘最牛私募达人!【速速加入】


【明眼看市】

尽管这种逆调控理论并不复杂,但在股市交易中却往往不被执行,人们更多习惯于进行正向调控。

桂浩明

股市中利用资金杠杆是很平常的事情,成熟市场中融资融券以及股票质押等,都是借助了资金杠杆,而股指期货则是在更高层面上使用杠杆。当然,资金杠杆本身是把双面刃,祭天化颜歌有的可以扩大收益,用得不好则会放大亏损。

一段时间来,由于股市表现较为低迷,不少股票还创出了几年来新低,这使得一些使用了杠杆的投资者叫苦不迭,融资爆仓、质押到了平仓线的事件屡有发生。从操作层面来说,随着股票价格下跌,担保品的市值不足,如果资金融入方不能及时补足的话,的确会引起出资方根据协议提出平仓要求,在劫难逃吉他谱导致相关个股加速下跌,融资方亏损急剧放大也就难以避免。

换个角度来思考,在股票价格下跌时,持有该股票的风险是大了还是小了呢?假设上市公司的基本面稳定,业绩也没有问题,经营正常,治理良好,也就是说不是那种“问题公司”,那么显然,股价越跌只能表明其投资价值越明显,网络发言防和谐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该公司股票是融资或者质押的担保品,那么理应提高其担保比例才对。

譬如说,某股票在市价10元时,其担保比例是40%的话,那么如果跌到了6元,那么担保比例完全有条件提高到50%,因为这个时候它的市盈率、市净率明显下降了,股票的内在价值提高了,持有该股票的安全性提高了,www.gradjob.com.cn因此可以提高担保比例。这样的操作,就是一种逆调控。

反过来也一样,假设某股票价格从10元涨到15元,看上去市值提高了,其实内在价值基本还是老样子,但是市盈率、市净率高了,这个时候基于稳健原则,就应该调低它的担保比例。事实上,期货市场就是基于逆调控的原则,根据其交易的特点,规定在合约价格大涨大跌时,需要相应提高保证金比例。

然而,尽管这种逆调控理论并不复杂,但在股市交易中却往往不被执行,人们更多习惯于进行正向调控。在股票上涨时,不管是做融资还是质押,都很少有调低担保比例的,这实际上进一步增加了杠杆。而一旦股票下跌,则赶紧掉头,降低担保比例,也就是着手收杠杆。这样客观上起到了涨时助涨、跌时助跌的作用。股票走势好的情况下,杠杆越加越大,导致行情过热,而股票行情不好了,杠杆则越收越紧,驱动股市加速下跌。而无论怎么做,这种正向调控操作,在这一特定的条件下,都是带来、并且放大了风险。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逆调控难以推行,而正向调控反复使用的局面呢?说到底还是制度使然。因为制度要求不能让出资方出现风险,同时又要求尽可能做大杠杆业务,这样自然会导致企业行为中的正向调控——行情好的时候尽可能做大业务,行情不好时则尽量避免融资爆仓。

这在表面上看似乎也没有什么错,但从大局来说,显然有违于理性的风险控制原则,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市场风险。显然,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需要对于制度设计理念进行改革,真正树立逆调控的思维,并且在实践中予以落实。人们也有理由相信,当基于逆调控思维的风控措施得到很好的贯彻时,现在市场上那种个股频繁“闪崩”的现象,能够明显减少,这也是有利于市场稳定的。

中国股市现在正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位置,在这个时候人们既要看到所存在的风险,更要看到由于风险快速释放所带来的机遇,用逆调控的角度来看待这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利用资金杠杆,在变幻的市场中把握好操作节奏与方向。

(作者系申万宏源证券首席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