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山震后七年 专家解析如何减少山区地震灾害风险美女箭术杀妖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0-04-21 01:31

2013年4月20日8时02分,美女箭术杀妖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造成196人死亡,受灾人口218.4万,受灾面积18682平方千米。这是继汶川地震之后发生在四川的又一次严重灾害,也是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又一次检验。

七年来,芦山县把防治地质灾害作为“生命工程”,芦山县投资约4.47亿元,实施了11个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完成42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69项小流域地质灾害综合治理项目、5处地质灾害综合治理、152处地质灾害排危除险等,365betok.vip对88处地质灾害隐患搬迁避让点涉及的456户1614人进行了搬离,当地连续3年实现地质灾害“零伤亡”。

今年是四川芦山7.0级地震七周年。七年过去,芦山地震为我们带来了哪些经验与启示?如何有效地防范和减少山区的地震灾害风险?人民网就此问题采访了来自中国地震局的有关专家。

关注山区的防震减灾尤为重要

“我国的许多破坏性大地震发生在类似芦山地震一样的山区,而山区的城镇、乡村大多沿山间的河谷、盆地分布,一旦发生大地震,不仅直接造成建筑物损坏,还可能引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后果难以估量。因此,需要更加关注山区的防震减灾工作。”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冉勇康表示,北大英雄2011从芦山地震灾害分布的特点看,有效地防范和减少山区的地震灾害风险,需要加强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山区的地震地质灾害风险排查。对人口密度相对较大的山区,开展断层调查与评价,开展滑坡、泥石流孕育条件的评价,预测此类地质灾害的高风险地段、规模和风险等级。

第二、在山区合理选择城镇、乡村、重要设施或建(构)筑物的场地,按相关的抗震设防和避让规范,避开活动断层。还应尽量避开断层附近的陡崖,峡谷及其出、入口,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发育中的冲积扇面,存在高临空面的阶地等地质灾害风险较高的地貌部位。

第三、在避开地震地质灾害高风险部位的同时,还需要严格按照国家和部门相关抗震设防标准,设计不同的建(构)筑物和其它设施,使之达到抗震设防和抵御地质灾害的要求。

第四、需要做好防震减灾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宣传,培养公众自觉贯彻和遵守防震减灾法规的意识,提高防震避险的能力。

推广抗震设防“把地上建牢固”

从震级来看,7.0级的芦山地震是一场大地震,但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有关专家指出,树木游泳的力量当地在汶川地震后加固和重建的房屋,由于严格按照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防,基本没有倒塌。特别是芦山县人民医院综合楼,运用了减隔震技术,窗户玻璃都没有损坏,内部梁柱和墙构件没有出现裂纹,被称为“楼坚强”。但与之相比,当地农村山区一些老旧的砖房和木质建筑,因未达到最新抗震标准,在地震中受损较为严重。

因此,专家指出,在芦山地震中,汶川地震恢复重建的成果得到了充分验证,也进一步显示了提升抗震能力、推进我国地震灾害风险防治工作的重要作用。

“芦山地震中许多民众自建的砖混结构民居抗震能力低,是导致近200人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的主要诱因。”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孙柏涛指出,应用抗震构造措施的房屋,其抗震能力要明显优于没有抗震构造的房屋,两种结构的本体造价仅相差10—15%。因此,提高抗震设防意识,把房屋的本体建造结实是抵御地震灾害的根本。特别是在政府建设监管触及不到的地区,在民众自建房屋时,政府要给予一定的指导,同时培训好当地的建设工匠,建房时做到“基础深一点、墙体牢一点、屋盖轻一点”,就能建设出抗震能力好一点的房屋。

以防为主 提升民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有关专家介绍,近年来,在吸取汶川、玉树、芦山等地震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地震局完成了近百个城市、100多条活动断层的探测,发布实施了第五代全国地震区划图,为三峡工程、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重大工程提出近5万项抗震设防要求,在北京大兴机场等6000余幢工程建筑和港珠澳大桥等近350座大型桥梁上应用了减隔震技术,并推进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有效提升了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的承灾能力,全社会的抗震韧性不断增强。

“地震是群灾之首。人类无法阻止其发生,但是通过各项抗震举措,可以有效降低灾害损失。芦山7.0级地震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必须坚决贯彻‘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基本方针,全面提升地震灾害风险防治水平。“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有关专家表示,下一步中国地震局将继续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察,特别是在京津冀、长江经济带等重点地区开展高精度活动断层探测,为国土规划、产业布局、工程建设等规避重大地震风险提供依据;在全国范围开展建设工程抗震能力普查,彻底摸清全国地震灾害风险隐患;在地震易发区推进实施房屋设施加固工程,全面提升民居的抗震能力;继续推进地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为风险防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大力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提升民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责编:温璐、申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