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创新举措帮扶甘肃省静宁县灵芝乡长塬村美眉草莓糕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0-07-26 04:18

内容提要:初夏时节,美眉草莓糕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灵芝乡长塬村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阳光转化的电流,为这片贫瘠的土地注入了持久的能量。鸟瞰这片光伏电站,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深蓝色宝石,“沐浴”着阳光,昭示着希望。武清创新举措帮扶长塬村建设的光伏电站,财经927在线收听为当地的贫困户带来“阳光收入”。

天津北方网讯:初夏时节,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灵芝乡长塬村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板,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阳光转化的电流,为这片贫瘠的土地注入了持久的能量。鸟瞰这片光伏电站,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深蓝色宝石,“沐浴”着阳光,酷爱上海论坛昭示着希望。武清创新举措帮扶长塬村建设的光伏电站,为当地的贫困户带来“阳光收入”。

在光伏电站,每天都可以看见管护员庞丰荣忙碌的身影,他把每一块光伏板都擦拭得洁净明亮,仔细检查每一个角落,细心呵护仿若珍宝,生怕影响光伏板吸收阳光。

“只要天上有太阳,清穿之花妖耿氏我们村就有收入。”一想到前段时间的炎炎烈日,庞丰荣就笑得合不拢嘴,“以前我们村集体基本没收入,现在村集体条件好了。靠着光伏电站提供的就业岗位,我每月还有500元工资,到现在已经赚了8000多块钱了。除了为光伏电站服务,我还种地、养牛,夺宝英雄团2收入都不错,好日子就在眼前!”据了解,管护员的职位是扶贫公益岗,庞丰荣是贫困户,当上了光伏电站管理员,这样既保障了他的收入,还维护了光伏电站的良好运营,简直一举多得。

只要是晴天,光伏板就能把光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到电网中,让村集体获得“阳光收入”。在这悄无声息的光电转换中,更多的产业效能正输向长塬村……

光伏电板下,是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绿油油的土豆苗“镶嵌”其间。这是静宁探索“农光互补”模式延伸产业链条的生动体现。

“这土地空着就长草,除草还需要人力,还不如种庄稼。在光伏板下种植农作物,既不影响光伏发电,还能增加收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平凉市纪委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主任、长塬村第一大大兼帮扶工作队队长张红义介绍,村级光伏电站归村集体所有,该村光伏发电站装机容量210千瓦、总投资141.6万元,自2018年11月并网发电以来,每年村集体收入能达到8万元左右,村民都是受益人。村里坚持劳务获取原则,通过设立公益性岗位、小型公益事业、奖励补助等方式,带动该村7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65人实现增收,有效解决村集体经济空壳问题。

长塬村光伏发电只是静宁县加快发展光伏产业“造血扶贫”的一个缩影,摸不着、抓不住的阳光成了当地宝贵的财富,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收入,支撑起数个贫困家庭,也照亮了静宁县的脱贫之路。

据悉,静宁县“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贫项目投资727.1万元,其中省预算内基建资金343万元,武清帮扶资金384.1万元。先后在四河、灵芝、红寺等6个乡镇贫困村援建村级光伏电站12个。工程于2018年7月开工建设,同年11月建成并网发电。2018年12月完成县级初验,2019年11月完成市级复验,2019年12月完成资产确权移交。截至目前,12个村级电站累计发电180.36万度。(津云新闻编辑李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