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新疆和田,树木游泳的力量36岁的维吾尔族汉子日介普·买赛地靠养羊脱了贫。他说,日子好过了,不仅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还要感谢天津的“好兄弟”──天津食品集团的援疆干部们。
点击进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专栏
新疆和田,36岁的维吾尔族汉子日介普·买赛地靠养羊脱了贫。他说,日子好过了,不仅要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还要感谢天津的“好兄弟”──天津食品集团的援疆干部们。
“让更多的人享受国家发展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fuqinjie努力将美好生活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区域!”穿越戈壁沙漠、翻越雪域高原……3年多来,天津食品集团党委先后派出扶贫干部百余人次。
“希吾勒”扶贫模式 带动近2万贫困户脱贫
“在脱贫攻坚中,我们是扶贫产业的生产队,也是党的政策宣传队,更是民族团结的工作队。”38岁的杨建礼现为天津食品集团和田地区津垦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有着14年党龄。为了心中的使命,他已在新疆工作了两年半。
杨建礼说,为实现扶贫产业与农户的精准对接,逃出俱房间完成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食品集团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与新疆和田人民共创党建引领、模式自选、落地到户的“希吾勒”扶贫模式,带动近2万贫困户走出贫困。
“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得先从老乡们的质疑说起”,最初,将先进的肉羊饲养模式推荐给希吾勒乡的村民时,初来乍到的扶贫干部并没有得到认可,福州三中家校互动平台而是质疑。如何获得信任?面对项目落地难题,扶贫干部们发挥集团党建优势,决定先从合作共建搞起,主动与希吾勒乡党委结对子。
一起建图书室和宣传栏,一起举行升旗仪式,一起开展党日活动……在合作共建中,扶贫干部们收获了老乡的信任。在希吾勒乡党委带动下,6名党员村民主动尝试科学喂养,人造人间奇凯达日介普·买赛地就是其中之一。
“20只羊3个月就挣了一万多元!”实实在在的收益,让大家看到了希望,希吾勒乡奥居鲁克村89家贫困户全部参加了肉羊养殖项目,这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科学养羊村”。
如今,日介普·买赛地不仅养了35只多胎羊,还养了60只和田羊,每年收入12万元。提起现在的好日子,他格外珍惜,“吃水不忘挖井人,脱贫不忘共产党,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授人以渔 “产业+消费”扶贫体系
从天津到新疆,跨越4000公里的距离,远离家乡和亲人,但包括杨建礼在内的食品集团扶贫干部没有一人犹豫,没有一人退缩,“因为心中坚信,共产党员就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天津食品集团依托“从田间到餐桌”的食品全产业链,在新疆和田、河北承德,建成百万只规模的肉羊全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在西藏昌都,建设胚胎技术中心和养殖场,带动了当地“阿旺”绵羊种群的恢复与壮大;在甘肃,开发王朝玫瑰露葡萄酒、桂顺斋藜麦、青稞糕点等产品,充分发掘当地农产品价值,带动了当地食品加工业。
不仅如此,食品集团还架起了广泛联动中西部与天津的销售网络,把受援地区优质农产品引入天津,推广到全国。
“设身处地解决百姓的‘穷’和发展的‘难’,直接投资近10亿元,带动投资近6亿元,引进扶贫产品千余种,构建了全新的‘产业扶贫+消费扶贫’产业体系。”在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天津食品集团党委大大、董事长万守朋话语铿锵。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让贫困户掌握科学技术,带动更多人不返贫、能致富,40余名年轻干部和技术骨干坚持奋战扶贫一线,“扶贫干部们每天驱车数百公里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培养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农民’。”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万守朋说,天津食品集团新疆羊场三期扩建项目已启动,新一批帮扶干部正在受援地区“大展拳脚”。“留下扎根当地的工作队伍,留下健康长久的脱贫产业是我们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