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柳林地区城市设计》出炉──“设计之都”核心区揭开面纱美女箭术杀妖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1-05-21 12:25

海河柳林地区功能布局图

海河柳林地区规划效果

海河柳林历史沿革分析图

  天津北方网讯:海河是天津的摇篮,美女箭术杀妖流淌过百年沧海桑田,记录下城市发展变迁。进入新时代,天津面临转型升级挑战,随着设计创意产业日渐成为转化经济结构、转换发展动能、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打造“设计之都”的重要任务和目标。海河柳林地区作为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将发挥集聚创新资源、打造合作平台、释放引领价值的标杆作用。

  日前,市政府批复同意《海河柳林地区城市设计》方案。海河柳林地区规划定位为以智慧城市和生态宜居为主要特征的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中国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现代服务业高地;规划结构将形成“一河两岸、一路两心”布局。本报记者采访了我市规划部门,详细解读城市设计方案,揭开“设计之都”核心区面纱。

  为什么是“海河柳林”

  海河柳林地区,海河上游的“最后5公里”,正好位于东丽、津南、河东、河西四个区的交界处。曾有人评价,很难想象在直辖市环线内还有这么大面积的土地可供开发。

  海河从市中心穿流而过,海河柳林地区被划分为海河北岸的天津钢厂和南岸柳林苗圃两大地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历史渊源,形成了海河柳林地区独特的发展优势。

  据市规划资源局详规处处长王通介绍:“在规划编制之初,我们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从历史上来看,365betok.vip1908年天津首次在当时的比利时租界海河岸边采用‘柳条排’维护坝基成功,随后在海河第三次裁弯取直的老河道内种植了大量柳树苗,俗称‘大河堤树林’,此后,在1982年立项、1986年和1989年分两期建成了柳林公园,占地6.6公顷;位于海河北岸的天津钢厂始建于1935年,伴随着中国钢铁工业的日新月异和天津的快速发展,其规模不断壮大,同时也吸引了包括第一机床厂等在内的一批工业项目在区域内聚集,2002年为落实天津市工业战略东移工程,天津钢厂实施搬迁。2019年,该片区正式命名为‘海河柳林地区’,其中,‘海河’突出了在这一核心区穿流而过的中心地位;‘柳林’则是对天津有影响的历史地名和风景区的纪念和延续。”

  为什么是“设计之都”

  “设计之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两大品牌(世界遗产、创意城市网络)之一。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4年10月创立,分为“设计之都”“文学之都”“电影之都”“音乐之都”等7个领域。包括柏林、蒙特利尔、都灵、首尔、名古屋、北京、上海等在内的全球“设计之都”城市均是国际知名大中城市,可以说“设计之都”是一张国际化名片。

  作为北方最早的开放城市和近代民族工业发源地,北大英雄2011天津的设计产业底蕴深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第一辆自行车、第一块手表、第一台电视机都在天津设计研制成功,量产造福百姓,强大的工业设计与制造能力支撑起天津“新中国工业摇篮”的重要地位。

  据了解,发展至今,天津设计企业已经近1.7万家,设计产业年销售收入约2000亿元,从业人数近40万,设计综合实力在国内排名前列。但与此同时,我市设计产业空间布局较为分散。与同类城市比较,天津设计产业虽培育出了河西陈塘的工程设计、河北意风区的软件设计、生态城的动漫设计等多个设计集群,但尚未形成类似上海环同济圈、深圳华侨城创意园等城市的“设计产业名片”。此外,我市设计行业外资企业及与外资合作企业总占比仅为1.2%,外地企业总占比仅为0.8%,总体呈现“双外”比例低的情况,流动性偏弱。为发挥传统设计产业优势,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进一步集聚设计产业布局,我市提出建设“设计之都”核心区。

  “设计之都”核心区未来什么样

  按照《海河柳林地区城市设计》,海河柳林地区东起外环线、西至昆仑路、南起大沽南路、北至津塘路,规划总用地14.5平方公里。作为“津城”核心区规划的外环城市公园及周边地区(即“一环十一园”)东南部最大的待开发区域,海河柳林地区通过海河南连国家会展经济区、双城绿色生态屏障区,北通中心城区,距滨海国际机场和天津站均在5公里左右,是蓝绿生态、产城融合的重要枢纽,也是津滨双城联络的节点地带。

  目前,海河柳林地区主要交通路网、市政基础设施已基本建成,可开发土地基本整理完毕,胸科医院、环湖医院已投入使用,海河两岸堤岸环境整治完毕,地铁10号线、11号线已开工建设,具备了成片开发建设的条件。

  生态环境 打造10公里滨河步行绿色环路

  深化海河柳林地区规划设计,要突出生态之魂、绿色之魂,树木游泳的力量保护好利用好河流、林地、绿地等生态资源,打造蓝绿交织的生态高地。

  据市规划资源局详规处张津诚介绍,《海河柳林地区城市设计》在编制中,借鉴了美国波士顿查尔斯河“缓坡碧水、大开大合”的城河空间关系,对规划布局进行重构,将原规划临河高密度的城市开发建设调整为滨河公园,在片区内部形成3平方公里连续完整的蓝绿生态空间,通过海河与双城中间736平方公里绿色生态屏障直接相连。

  “这一段海河是环内最宽最美的一段,未来将形成10公里的滨河步行绿色环路,成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休闲场所。”张津诚说,在海河柳林地区新建区绿化覆盖率将达到50%,与雄安新区起步区、北京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绿化覆盖率持平。

  为体现“设计之都”核心区的地区风格,以“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为海河柳林地区绘就城市“新地标”,去年9月,我市启动了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海河柳林地区公园景观设计国际征集和大学生竞赛。此次活动历时三个多月,得到了全球设计领域的广泛关注,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新加坡等的5家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大师团队开展了方案编制,并吸引了哈佛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30余所高校师生踊跃参加。目前,正在进行设计方案的进一步深化和优化,最终确定后启动实施。

  交通路网 轨道交通四线交汇 内部道路“小街廓、窄马路、密路网”

  在轨道交通方面,海河柳林地区是我市轨道服务能力最强的片区之一,规划中共有6条轨道线经此设站,包括1号线和9号线,以及正在建设的10号线、11号线,即将开工建设的市域(郊)铁路津静线和津滨线,也在海河柳林地区核心位置规划轨道四线交汇换乘站。

  在道路交通方面,海河柳林地区有昆仑路、大沽路、津塘路和外环线等多条快速路包围,地区内部按照“小街廓、窄马路、密路网”规划理念,地区整体规划路网密度为7.1公里/平方公里,超过了国家提出的规范值(5.4—7.1公里/平方公里),海河北岸核心区规划路网密度达到了近14.8公里/平方公里,大大高于国家标准。

  城市空间 建设缤纷多样城市空间 重视工业遗存保护利用

  按照城市设计方案,海河柳林地区将呈现出诗意盎然、缤纷多样的城市空间。市规划资源局城市设计处孙铸杰介绍,城市设计方案降低了超高层建筑高度,从原方案的280米降至约180米,舒缓城市空间;鼓励临河首排建筑采用“小洋楼”风格,凸显“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城市文化底蕴。在片区内部,采用“窄路密网”的布局方式,建设绿树成荫、充满活力的空间环境,有助于激发创意与设计的灵感。

  此外,借鉴首钢改造的成功经验,城市设计重视老厂房的改造利用,形成适合小微设计企业聚集的产业载体,从而实现城市有机更新。孙铸杰说:“海河柳林地区有天津钢厂、第一机床厂等工业遗存,以及包括天津总工会第二工人疗养院旧址在内的三处具有保护价值的历史建筑。天津钢厂旧址内现存包括高线厂厂房在内的一批特色工业建筑;第一机床厂旧址始建于1952年,于1956年、1960年分别接待了毛泽东、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其制造的弧齿锥齿轮机床为世界三强之一,该旧址内现存1栋重点保护建筑、3栋特色保护建筑;天津市总工会第二工人疗养院旧址内现存的包括原门诊楼、住院楼、干部疗养楼和附属楼在内的4栋历史建筑均为重点保护建筑。这些重点保护建筑在未来海河柳林地区规划中,将进行保留并加以利用。”

  5年建设期 推出津城“代表作”

  作为我市“十四五”期间的重点建设项目,海河柳林地区将按照环境配套先行、合理循序开发的原则,开展总投资近120亿元、包括80余个子项目的PPP综合开发项目。

  去年11月,市发展改革委公开发布了我市面向民间资本集中推介的17个项目,总投资达580.6亿元。其中,海河柳林地区综合开发项目拟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项目总体建设期为5年,合作期为20年。

  据市规划资源局建管处刘帅介绍,海河柳林地区PPP综合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核心区综合开发范围内设计产业配套设施、新基建智慧城市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绿色生态设施5大类。

  经过层层角逐,4月7日,中交投资有限公司作为联合体牵头方,中标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核心区综合开发PPP项目。5年内,其将陆续开展该地区公园绿地,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道路、泵站等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项目完成后将极大提升“设计之都”核心区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效率和改善地区投资环境。

  据悉,下一步,在海河柳林地区城市设计基础上,规划部门还将逐步开展该地区中小学、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设计风格研究,坚持“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天津城市风貌,彰显大气、文雅、精致的城市风格,将“设计之都”核心区打造成符合新发展理念、体现新时代鲜明特色的津城“代表作”。

第一机床厂改造示意图

第一机床厂旧址实景照片

  重塑海河上游最后5公里

  一河 为海河

  两岸 为海河南北两岸

  一路 为规划中设计产业资源

  集中的龙宇路

  两心 分别为国际设计中心和

  柳林生态中心

  在延续原有城市空间规划结构的基础上,结合规划定位和城市开发的重点,海河柳林地区从突出地区城市特色和优化地区功能的角度出发,依托海河,将形成“一河两岸、一路两心”的规划结构。其中,“一河”为海河,“两岸”为海河南北两岸,“一路”为规划中设计产业资源集中的龙宇路,“两心”分别为国际设计中心和柳林生态中心。

  据市规划资源局城市设计处处长刘薇介绍,海河是这一地区最宝贵的景观、人文资源,以海河为主体的滨河沿岸地区景观环境和服务功能的提升,可以作为海河柳林地区特色资源优势,进行重点打造。同时,作为海河上游的最后5公里,海河柳林地区是海河上游与海河中游不同城市风貌转换的重要节点,也是天津72公里“海河风情”承下启下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宇路将天津钢厂、第一机床厂等工业遗存和规划的设计产业核心功能区在内的重要功能片区串接起来,形成区域发展的主要框架。海河北岸的国际设计中心主要围绕海河柳林地区作为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的规划定位,重点引入高能级的设计产业和相关机构并配置完善和高水平的配套服务设施,使之成为区域发展核心引擎。

  柳林生态中心,则是在海河南岸,围绕规划的柳林公园,在海河上游与中游之间构建城市重要的开放空间节点,整合优化周边现有的医疗康体和设计产业资源,形成带动区域南部发展的引擎。这样以“两心”为引擎,为推动地区开发奠定良好的基础和启动条件。

  本版图片由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二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