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6月23日,傲气仙宗《天津电力“碳中和、碳达峰”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发布,7月9日,国网天津电力与天津全部16个区签署完成《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天津:锚定双碳目标 实现绿色发展
天津北方网讯:6月23日,《天津电力“碳中和、碳达峰”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发布,7月9日,国网天津电力与天津全部16个区签署完成《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7月16日,2021天津储能论坛发展论坛成功举办,水枪版合金弹头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与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签署《天津市“新能源+储能”融合发展备忘录》......一系列实打实有新意的“组合拳”重磅出击,宣示着国家电网“双碳”行动方案在津落地进程驶入“快车道”。
探索创建政企合作助力“双碳”目标的天津范式
“十三五”期间,国网天津电力创新实施“1001工程”,天津电网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型升级夯实了网架基础;建成国际领先的智慧能源小镇、首个省级综合能源服务中心、城市能源大数据中心等一批标志性项目,为天津市能源低碳转型积累了实践经验;推出“新能源+储能”一体化开发模式等一系列举措,推进抽水蓄能、新能源配套电网项目实施,为新能源并网提供了坚强保障。
面向“十四五”,魔域海盗熊猫国网天津电力探索“政府主导、国网主力,双方搭台、各方唱戏”的模式,于今年5月与天津市发改委、工信局、生态环境局共同研究制订天津电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为推动实施方案细化落实,国网天津电力从6月21日起,仅用19天陆续与天津市16个区政府、12个重点园区、6家重点用能企业、6家发电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从供给侧、输送侧、消费侧层面形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合力。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签订明确了任务列表和实施路径,细化了节点要求,形成了6方面625项任务清单。
立足天津电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美眉草莓糕国网天津电力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紧扣“能源供给清洁化、终端用能电气化、能源配置智慧化、能源利用高效化、能源服务便捷化、能源行动社会化”目标,以能源电力“快步走”助推全市“双碳”工作“大步走”,确保2025年基本建成“成果领先、技术先进、模式成熟、支撑发展”的先行示范区。
综合用能多元打造能源消费新模式
天津电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实施方案发布后,国网天津电力通过深挖本地清洁能源开发潜力、发展综合能源、推广电能替代等举措,打造以电为中心的“能源消费体系”,提升全社会能效和电气化水平。
京津高村清数科技园数据中心是国网天津电力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点工程。该中心余热利用供能项目正在实施过程中。天津津武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将用一年时间提升清数科技园综合用能效率,降低客户用能成本。据测算,财经927在线收听该项目建成后每年可减少标准煤消耗633.3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1659吨、二氧化硫5.4吨、二氧化氮4.6吨。
今年1月,国网天津电力明确了支撑天津能源革命先锋城市建设,助力“十四五”期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三方面14项措施。引导工业园区参与节能减排是14项措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国网天津电力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索能源供给多元化、清洁化以及能源消费高效化、电气化的现实路径。国网天津电力力争到2025年基本建成具有“成果领先、技术先进、模式成熟、支撑发展”典型特征的电力“碳达峰、碳中和”先行示范区,让“双碳”成果看得见、摸得着、用得好。
全方位助力城市新型储能发展
国网天津电力始终致力于推动传统电网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升级,全力服务新能源和储能发展,联合政府推出“新能源+储能”开发模式,推广打捆升压接网模式,拓展新能源云服务平台,服务新能源无障碍并网,为新能源和储能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
7月16日,以“推动城市新型储能发展,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主题的2021天津储能发展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国网天津电力促成天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国网综合能源服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天津市“新能源+储能”融合发展备忘录》,围绕储能如何支撑“双碳”目标发展,提出打造“新能源+储能”生态圈,将发挥优势,聚合天津市新能源发展规模,探索“新能源+储能”融合发展的新模式,建立共享储能发展模式,探索储能项目商业模式,构建“新能源+储能”生态圈,确保新增新能源有序发展。
在推动源网荷储的高效融合互动中,储能作为重要的支撑技术,对推动能源绿色转型、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能源和电力的高质量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比如,在即将投运的天津市津门湖新能源车综合服务中心,国网天津电力通过最优配比的源网荷储和交直流混联微电网系统,将屋顶和车棚的光伏板、梯次储能系统以及60台充电桩联接,进一步提升充电桩的新能源整体利用率,新能源就地消纳率达100%。
下一步,国网天津电力将以本次储能发展论坛成功召开为契机,与各兄弟单位以及有关科研院校、高校、企业一道,共同深入开展储能运行模式研究,加强储能关键技术联合攻关,以实际行动推动城市新型储能的发展。(津云新闻记者 董立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