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建言
只有规范、没有追责,英美大炮战很难有效发挥新规的效果。为了避免《研报通知》流于形式,监管部门应尽早明确对违规违法券商的追责机制。
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各券商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科创板投资价值研究报告要求的通知》(下称“《研报通知》”),首次从整体要求、内容要求、内部控制等方面对券商出具投资价值研究报告(简称“投价研报”)的要求予以明确,并强调需加强对内容质量的控制。
《研报通知》的出台,显然是有的放矢之举。自7月22日首批科创板股票上市以来,至今已有3只股价遭遇腰斩。三个月后的股价腰斩,东京食尸鬼店长与科创板股票上市首周出现的集体暴涨形成鲜明的对比。科创板在推出之初,受到市场热捧,本来是正常的市场反应,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尤其是科创板新股上市的前5个交易日没有涨跌幅限制,更是极大地激发了投机者的炒作热情,导致科创板新股股价在上市首周被大幅炒高。虽然监管层三令五申地为市场炒作现象打预防针,提醒投资者“理性参与科创板股票交易”,风卷残云激活码生成器但在上市首周巨大盈利效应的刺激下,又有多少投资者会把监管层的善意提醒当回事呢?最终,监管层的“风险提示”都被当成了耳旁风。
此外,A股市场缺乏客观、理性的投价研报,也是导致科创板新股先被大幅炒高、后遭股价腰斩的一大重要诱因。长期以来,A股市场一直有个不太好的习惯,每逢新股上市之际,重力怪侠怎么解锁市场上总是充斥各种“吹捧”之声,鼓吹新上市的企业如何具备投资价值,似乎投资者不立刻买进就会后悔一辈子。如今,这一习惯也传染到了科创板。这种“吹捧”的舆论环境,很容易对投资者形成误导,激发投资者追高买进的冲动,冲动的结果很可能就是未来长时间的套牢之苦。非理性、不客观的投价研报,原始人玩坚果俨然成为投资者非理性购买股票的导火索和引路人。
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在客观上需要理性、客观的投价研报。一家新上市企业是否具备投资价值,很多投资者并不了解实情,需要券商提供专业、客观的投价研报,予以引导,发挥引路人的作用。《研报通知》从整体要求、内容要求、内部控制三大部分对券商出具投价研报作出详细要求,在内容方面又从行业分析、可比上市公司分析、募投项目分析、盈利能力分析预测、估值方法和参数选择、估值结论、风险提示等方面详细阐述,这对指导投资者理性投资是非常必要的。因此,《研报通知》的出台,对科创板IPO企业的投价研报予以规范,有利于引导科创板理性投资和价值投资,对科创板早日走向成熟具有积极意义。
不过,只有规范、没有追责,很难有效发挥新规的效果。因此,为了避免《研报通知》流于形式,市场化约束机制也应快步跟上,监管部门应尽早明确对违规违法券商的追责机制。
但事实上,对券商投价研报进行追责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券商撰写投价研报,是一次理性分析,但股价的变化却是感性的,甚至有时是非理性的。所以,研报起到的作用更多只是参考价值,而不能成为投资者具体操作的指南。
那又该如何明确投价研报的责任人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对研报出现严重偏差的,由研报撰写者对出现偏差的原因予以说明,所属券商也应出具是否认同的意见,并公开发布。二是对1年内投价研报出现3次以上(含3次)重大偏差的券商分析师,应根据偏差程度及影响程度,分别予以警告、严重警告、取消券商分析师资格的处罚。同时,对于1年投价研报出现3次及以上重大偏差的券商,监管层应予以“差评”,在考核上予以“降级”处理。三是出现重大偏差的投价研报,如果查实属于人为故意或涉违法违规行为,应视为“发布虚假信息”处理,并承担投资者损失之赔偿责任。
□皮海洲(财经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