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大侠远去:除了回忆 他还留下这些物质财富|财富_财经_国宝档案之觐天宝匣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12-20 12:00

【线索征集令!】你吐槽,国宝档案之觐天宝匣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30日下午,金庸一手创办的香港《明报》发布快讯称,著名作家查良镛(笔名金庸,英文名Louis Cha)当天下午于香港养和医院逝世,享年94岁。

这个消息很快从香港传遍华人世界,再影响到全球范围:纽约时报等海外主流媒体均以大篇幅报道了金庸大侠离世的消息。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侠。”

何况金庸早在1983年就荣获英国OBE勋章,英国女王的丈夫菲利普公爵还曾亲手为金庸颁发剑桥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即使在遥远的海外,金庸的作品也散发着独特的魅力。

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注意到,祭天化颜歌1991年,金庸一手创办的明报集团在港交所上市后,当年他在《资本杂志》的“香港华人富豪榜”上排第64位,被誉为文人致富的励志佳话。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经济基础,金庸先生后来才有底气以1元钱的象征性价格,将《笑傲江湖》的版权卖给央视,成就了一部国民经典。

浙江桃花岛上的金庸铜像 图片来源:维基百科

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影视剧、手游等改编热潮的兴起,这些改编已经和金庸的武侠作品本身形成了相辅相成的关系:

作为华人世界当之无愧的“第一大IP”,金庸作品被搬上荧屏的次数远远超过其他同类作家。这一方面使得金庸的著作“常看常新”,捕获着从60后到00后年龄层的广大粉丝;另一方面影视和游戏改编也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间接养活着许多从业人员。

创办明报获利颇丰

1959年,金庸与沈宝新一起创办了明报集团。在早期清贫的状况下,在劫难逃吉他谱明报的生存完全仰赖金庸的武侠作品连载。

1960年代的香港,市民文化兴起,而武侠小说正好满足了民众旺盛的精神需求。金庸发现这个赚钱的行业,于是联络中学同学沈宝新筹备出版日报。

《明报》第一年亏空很严重,销量只有区区一千份左右。《明报》老职员回忆:“查先生那时候真的很惨,下午工作倦了,叫一杯咖啡,也是跟查太太两人喝。” 那时金庸住在尖沙咀,深夜下班时天星小轮已停航。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金庸的好友、雇员,同为著名作家的倪匡曾说:“《明报》不倒闭,全靠金庸的武侠小说。”当时许多人为了看金庸武侠的连载,开始关注《明报》,加上沈宝新的经营手法,网络发言防和谐器《明报》的广告业务稳步上升,终于开始盈利。

金庸在《明报》白天写2000字左右的社论,晚上写5000字左右的武侠小说,坚持了二十余年。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明报》的读者并不知道,写武侠小说的“金庸”和写社论的“查良镛”是一个人。据说金庸在赶武侠连载时由于时间紧张,总编会命人守在金庸身旁,每当他写完一页纸,就赶快拿出去交付印刷。多亏金庸思维敏捷,每次写完无需复查修改,情节逻辑连贯,字数也恰好合适。

除了写作高产,金庸对报社的“铁腕治理”也很出名。

《明报》给专栏作者的稿费不高,www.gradjob.com.cn由于金庸德高望重,谁都开不了口跟他要求加稿费。有一次,倪匡在一起吃饭的时候乘着酒劲要求加稿费,金庸左推右挡,勉强加了百分之五,聊胜于无。倪匡打电话去骂,结果金庸用一封长信,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倪匡的妹妹亦舒更为辛辣,直接在自己的《明报》专栏上写文骂老板吝啬,不加稿费。金庸巍然不动,不予回应,亦舒也只能作罢。

1991年3月22日,明报集团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港交所代码:685,现名为“世界华文媒体”),当时市值达到7.8亿港元。当时金庸握有60%股权,沈宝新占15%,公众占25%。

考虑到当年金庸与沈宝新创业本金仅有10万港元,这样的投资回报率也算得上十分出色了。1993年,金庸主动把控股权移交给于品海,后来于品海被发现有刑事案底,1995年再转售予马来西亚华裔拿督张晓卿。

周星驰主动付费:一个名字价值一万

早在1958年,由峨眉影视公司出品的《碧血剑》拉开了金庸武侠进军大银幕的序幕。

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当中,根据他本人小说或小说当中某些人物而改编而成的电影层出不穷,《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等作品不断被反复翻拍。手游市场上也有许多根据金庸作品设计的游戏,比如金庸群侠传系列、金庸无双等。

除了武侠文化巨大的艺术价值本身,金庸武侠作品完成了从电视剧、电影再到手游等衍生品全产业链的深度开发,也实现了不菲的商业价值。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据不完全统计,金庸的14本小说全部被改编,翻拍影视、电视剧的次数总计高达89次。相比之下,金庸的作品“上镜次数”远远超过“武侠三宗”另外两位作家古龙和梁羽生。

而在游戏方面,早在2011年,完美世界就签下了《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与《射雕英雄传》等4部作品的游戏改编权,向金庸支付了版权费用,搜狐畅游也于2013年以2000万元的价格获得了11部作品的改编权。通过一些维权案例判决,我们可以侧面窥探金庸游戏IP的商业价值。

2017年,在手游《武侠Q传》侵犯作品改编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中,北京中院一审判决被告火谷网、昆仑万维向原告完美世界赔偿经济损失1600万元及31.9万元的合理支出。

判决认为,“被告火谷网络未经许可,无偿使用金庸小说元素开发《武侠Q传》的游戏,并与昆仑万维及昆仑乐享合作运营该游戏,构成不正当竞争。”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涉案证据,火谷网及昆仑万维因合作营运武侠Q传游戏,被指共在中国大陆市场获得营业利润1.7亿余元。

而在2018年8月,历时两年的金庸起诉杨治(笔名“江南”)《此间的少年》侵权一案最终金庸胜诉,被告杨治将赔偿金庸经济损失168万元及为制止侵权行为的合理开支20万元。《此间的少年》借用了金庸原著角色名称,但没有抄袭故事情节,这一判例也被称为“同人作品第一案”。

而在这场诉讼中,金庸曾经对媒体表示,

“有些网民拿我小说的人物去发展自己的小说,是完全不可以的。你是小孩子,我不来理你,要真理你的话,你已经犯法了。在香港用我小说人物的名字是要付钱的。”

而给了金庸大侠这样说话底气的,正是“星爷”周星驰当年的一次仗义之举。

周星驰2004年自编自导自演电影《功夫》用了金庸的《神雕侠侣》里的人物名称,比如是“包租公”、“包租婆”便用了杨过、小龙女的名字。

为此周星驰特别拜会金庸,主动表明要支付版权费用,“这部电影用了您小说中的几个名字,咱们数数,都要给您版税的。”金庸听完相当讶异,因为《功夫》并未改编《神雕侠侣》,因此不打算向周星驰收费。

然而周星驰坚决表示,这些作品影响力巨大,这些人物早已经是一个文化符号,是具有版权的,“我们一起数一数总共有多少地方用到了,然后您开个价。”

两人仔细查对后,找出电影《功夫》里面一共有6个地方使用了金庸的《神雕侠侣》里的名字,分别是杨过、小龙女、神雕侠侣、杨过的太极拳、小龙女的狮子吼、火云邪神的蛤蟆功。金庸先生笑着对周星驰说,“你用了6处地方,每个地方给1万吧。”

事后,金庸将这笔6万港元的版税捐给了南亚海啸的重灾区。

编辑|郑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