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门战“疫”】为了你,我拼了命!纽约企鹅餐厅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0-06-09 18:34

“我年纪大了,纽约企鹅餐厅可我身体还行,年轻人能干的事我也能干”,这就是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法院华明法庭庭长孙兆敏时常挂在嘴边的话。

生于1966年的孙兆敏法官今年已54岁,是东丽区人民法院“抗疫战士”中年纪最大的一位。不熟悉她的人很难想象,从国内疫情爆发到现在,这个并不强壮、甚至可以说有些瘦弱的女法官有将近四个月的时间都冲在抗疫一线,干的都是最累最难的工作。冬去春来,雪融花开,和孙兆敏法官同组的年轻人换了好几批,只有她“不动如山”,因为她觉得“我是组长,组长坚决不能退”。

社区防疫

21栋楼,1000+户,热血无赖飞膝击晕4-7小时

2月7日,即正月十五前一天,孙兆敏法官就踏上了程林东里社区的防疫工作岗位。该社区是东丽区比较老旧的小区之一,共有21栋楼,再加上少量平房、商铺,居民数估计超过1000户。除了人口多、人流量大,孙兆敏法官负责这里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小区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他们大多防疫意识淡薄,不愿意服从居家隔离的规定,很难开展工作,急需阅历丰富、经验老到的人来“镇场子”。

“其实真正开始站岗之后才知道,我们可能还是低估了防疫工作的困难和辛苦。”一位参与值守程林东里的干警表示。

在程林东里,孙兆敏法官担任社区防疫小组的组长,三晋源木门带着三名年轻干警,每天须执勤4个小时。这4个小时里,他们要检查每一个出入人员的出入证并检测体温。“老人们觉得疫情是远在天边的事儿,照样出门遛弯。”回忆起“开荒”时期,孙兆敏法官颇为感慨,“小区里有一条商业街,很多人去那儿买菜,我们小组在门口守着给居民量体温。买菜的人很多,我们没法记住每一个人的脸,只能进入小区的全量一遍,就可能出现同一个人量了两回甚至几回——然而常常因此遭到冷言冷语。”怎么办?孙兆敏法官立刻动之以理晓之以情,这或许源于她的职业习惯。“后来随着执勤时间的增加,居民渐渐跟我们熟悉了,美女箭术杀妖就比较配合了。”

在2020年2月底,她又被东丽区组织部安排到东丽湖街道负责执守,执勤时间从每天下午2点到晚上9点,共7个小时。东丽湖社区的执勤点只有一个狭小的岗亭,仅能容纳两人并排而坐。孙兆敏法官把岗亭留给了小区保安,自己在寒风里“转圈”,冻得手脚发麻,实在受不住的时候就回车里暖暖身子,有人出入时再从车里钻出来。“就算下雪那几天也挺过来了。”她淡淡地说道。

对于“寒风中站7小时”这件事,普通人尚且难以坚持,然而孙兆敏法官已经54岁了,却一站就是一个月,毫无怨言。

复工复产

一双运动鞋,365betok.vip10000步,50多个商铺

3月22日,孙兆敏法官暂时离开社区防疫岗位,担负起新的重任——参加东丽湖街道的复工复产行动,成为帮扶小组成员。这次她的落脚点在碧溪苑居委会,目标是该居委会辖区周边50多个商铺。

50个看似不多,但商铺与商铺之间并不是连在一起,而是各自分散,可谓星罗棋布。另外,有的商铺周边交通不便,开车难以通过,最终帮扶小组决定:走路进行排查。

每天,孙兆敏法官早早出门,和帮扶小组的其他成员一同挨家挨户走访东丽湖周边的商铺,看看商铺是否开业,确认经营状况。“一天差不多走10000步吧,”孙兆敏法官指着当时留存的一张照片说,“以前上班时习惯穿高跟鞋,这回我也换上了运动鞋。

疫情对商家的冲击较大。为了提振商家复工复产的信心,天津市出台了“21条”、“27条”等惠企措施,东丽区也推出了包括金融支持、用工支持、创业贷款、减免保费、简化手续等内容的“五合一”惠企“大礼包”。“其他还有税收优惠、用能成本、优化服务保障等等方面,”孙兆敏法官说,“我们帮扶小组人手一个纸袋,里面装着宣传材料,每到一个商户就掰开揉碎了讲,让商家充分了解政策红利。”

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孙兆敏法官发现商户复工复产的难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用工问题,疫情期间招不到人;二是资金问题,现金流撑不住,急需融资贷款;三是房租问题,复工可能没有收入却还要缴房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和一家美容院老板的谈话给孙兆敏法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美容院的场地是租的,一个月光房租就要五、六千元,老板担心复工后连房租都赚不回来。”

望着美容院老板期盼的眼神,孙兆敏法官决定尽己所能为他提供帮助。她辗转联系上了美容院老板的房东,希望对方可以减免一部分房租。房东起初不同意,只是说疫情过后再商量。孙兆敏法官给房东讲政策和法律、做工作,最终房东答应减免了一个月租金。美容院老板得知消息后非常高兴,连连向孙兆敏法官道谢,表示会尽快筹备开业。孙兆敏法官对他说:“疫情来了大家都不容易,我们得共克时艰啊!”

    

复工复产行动一走又是一个月,一直到4月22日,她的状态变成支援社区的同时需兼顾工作。由于社区防疫成为常态化工作,孙兆敏法官又回到了程林东里。那天她惊喜地发现,社区里原本光秃秃的树枝已然长出了新芽,万物复苏的春天来了。

网上开庭

数次求教,第一次尝试

疫情改变的不仅仅是人们的日常生活,审判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需要每一名法官去思考、适应。

在社区防疫的几个月间,孙兆敏法官没有放下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有空就来到院里梳理案件,给当事人打电话。有件民间借贷案,两名被告需偿还原告一笔借款,原被告双方已经就金钱数额和还款时间达成了一致,但两名被告人在江苏,疫情期间无法来天津。这可把孙兆敏法官难住了。

“经过多方了解,我得知可以采用网上开庭的方式,就跟看到曙光一样。”孙兆敏法官说。

但问题是,她从来没有尝试过网上开庭,具体操作完全不知。她又给院里的技术人员打了数次电话,请教网上开庭的方式,需要哪些技术手段等等。“实际问过才知道,网上开庭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样。比如要用的不是视频软件,而是手机上的微信小程序‘东丽法院微开庭’,打开这个小程序和法院的科技法庭联网,就能做到‘隔空’开庭。”她还专门数次到科技法庭观摩其他法官网上开庭,做到每个步骤、每个要点都熟记于心。网上开庭当日,双方当事人通过大屏幕完成了庭审、调解、签字等流程,案件顺利进入执行阶段。

“爱党,敬业”是很多老党员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孙兆敏法官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一位同事评价她:“孙兆敏法官虽然还有几年就退休了,但她总是把自己的事情放在工作后面。这样的党员法官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

(供稿:天津市东丽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