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的“殊方共享——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中,东京食尸鬼店长蒙古国国家博物馆的展品丰富多样,有公元元年前后匈奴时期的青铜制品,有6至8世纪突厥汗国时期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有8至9世纪回鹘汗国的神兽纹泥塑……生动展示了草原丝绸之路上的文化大交汇。
古代草原丝绸之路上的先人以游牧民族为主,流动性强,文化多元,风卷残云激活码生成器兴衰倏忽,给历史留下不少谜团。近些年,随着中蒙考古合作等文化交流走深走实,史书所载信息对应的实地、实物不断映入眼帘,有力促进了对蒙古高原游牧文明史、东西方文化交流图谱的深入认知。
发现“茏城”所在
匈奴,是中国史书中频频出现的强大“外族”。《史记》《汉书》《后汉书》专辟有“匈奴列传”“南匈奴列传”等章节,重力怪侠怎么解锁记录下汉王朝与匈奴之间波澜壮阔的历史。张骞、班固、霍去病、王昭君等耳熟能详的传奇人物莫不与匈奴有关。
历史长河中,来去如风的匈奴部落给人们留下太多谜团。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匈奴人的统治中心何在?
2018年9月,中国与蒙古国联合考古队发布消息:在蒙古国中部地区发现疑似“茏城”遗址。
“茏城”,是史书中匈奴的祭祀之地。《史记·匈奴列传》记载:“五月,(匈奴人)大会茏城,祭其先、天地、鬼神。”
联合考古队由中国内蒙古博物院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考古人员组成。他们在对蒙古国后杭爱省匈奴时期的和日门塔拉“三连城”遗址进行第五次发掘时,原始人玩坚果发现了大型祭祀建筑台基和巨大的柱洞遗迹,中心区西南侧还环绕有4座小型建筑台基。
中方领队陈永志表示,中蒙考古队在“三连城”的一系列发现,对于研究匈奴的政治结构、社会形态、宗教礼仪制度和汉匈关系史具有重要意义。
他认为,“三连城”为非定居生活类城址,也不具备军事防御功能,富豪传奇登陆器更像是具有特殊功能的遗址。此次发现祭祀性建筑台基和祭祀品遗迹,似可印证史籍有关漠北匈奴人在“茏城”举行大祭的记载。
解码摩崖石刻
中蒙学者合作的另一重大成果,是确认蒙古国中戈壁省德勒格尔杭爱县一处摩崖石刻为东汉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这是研究匈奴历史的标志性实物。
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校长拉哈巴苏荣告诉记者,这处汉字摩崖石刻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被发现了。据传,当地牧民在岩石下避雨,发现雨水冲刷过的石壁显露出密密麻麻的符号。当地学者得知后几度探究,但一直未能释读。2017年,应成吉思汗大学邀请,中国内蒙古大学教授齐木德道尔吉等学者前往实地考察。
经现场辨识、认读、抄录和制作拓片后,中蒙考察队成功解读了摩崖石刻260多个汉字中的220个。
两国学者意识到他们有了一个惊人发现。
拉哈巴苏荣说,经严密论证后确认,该石刻就是中国东汉永元元年(公元89年)班固所作《封燕然山铭》。
探寻丝路印记
13世纪,蒙古人建立了横亘欧亚大陆的帝国,草原丝绸之路愈加兴盛。也因此,长期以来,蒙古高原吸引着日本、德国、俄罗斯等多国考古工作者前来探寻、复原古丝绸之路的文明印记。
作为中蒙考古合作的“拓荒者”,陈永志告诉记者,2004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国家博物馆首次达成合作意向,开启中蒙联合考古先河。近16年来,由陈永志主要负责的联合考古队取得多个重要成果。除“三连城”外,考古队还在蒙古国后杭爱省确认了回鹘汗国时期的可汗陵寝和贵族墓园,在国际学术界引起轰动。
近年,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也牵手蒙古国同行,围绕中原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融碰撞展开多项合作。2018年,中国人民大学与蒙方展开“‘一带一路’视野下的漠北草原考古”合作项目,已经在匈奴、鲜卑等早期游牧民族的迁徙和文化交融方面取得部分成果。
历史上,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通过丝绸之路与周边其他民族建立了广泛联系。通过这些年的合作,中蒙学者对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互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清晰地勾勒出草原丝绸之路的历史路径,为世界文明交流提供了更多生动的历史细节。(参与记者:勿日汗、于嘉 新华社记者:阿斯钢)
(责编:田婉晴(实习生)、杨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