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现场。人民网记者张靖 摄
“尊敬的女士们先生们,libido独占欲其实我本来想用汉语演讲,但是在场有些人听不懂汉语,所以用英文讲。”印度尼赫鲁大学中国与东南亚研究中心教授墨普德字正腔圆的中国普通话开场白,引来了现场阵阵笑声。
而在其后发表讲话的外国嘉宾中,有三位先后用熟练的中文介绍了自己对于亚洲文明多样性的见解,枯木巨魔的牢笼占到外国演讲嘉宾的将近1/3。
外国人在国际论坛上选择用中文发言,这发生在15日下午刚刚结束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维护亚洲文明多样性”分论坛上。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求同存异、对话与融合是几千来流淌在亚洲文明血液里的金子。
伊朗德黑兰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历史学教授艾斯玛伊布说,古代伊朗人迁徙到哈萨克斯坦,又沿着丝绸之路到了中国。很多伊朗的诗人都将中国语言文化特色体现在了自己的创作中,今日一别两茫茫中国文化对伊朗有着深远的影响。
福建泉州遗留的古建筑,则印证了古伊朗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东亚文化之都,更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所留下来的历史遗迹也丰富多彩——伊斯兰教圣墓、清真寺、摩尼教造像……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吕舟表示,泡泡战士步枪技巧摩尼教不崇拜形象,但留下了造像,说明文化迁移到一个地方会相互融合。
“中国传入日本的木结构建筑和日本原有的木结构建筑形态之间有明显差别,日本匠人在接受了中国建筑的形态后,很快融合他们的材料、气候特点等,格斗纹章修改器形成了日本建筑的独特面貌。”
吕舟认为,文化交流融合更重要的是会带来创造性思维的可持续发展。“这说明,文化在交流过程中不断融合、发展、创新。在亚洲对话交流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交流和对话促进了创新。”
文化要交流、融合、发展,也要保护传承。而承担起这一历史使命的,则是亚洲各国的青年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展了“一带一路”文化互动地图项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历史与记忆对话部门主任穆萨表示,通过互动图集,能够以可视化形式吸引年轻一代,提升他们对丝绸之路的认识。去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还首次举办了“青少年眼中的丝绸之路摄影大赛”,收到了来自100个国家青年摄影师的6625余份作品。
而就在这场分论坛上,中国教育部副大大、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主任田学军和教科文组织社科助理总干事诺达·阿尔纳什夫共同签署了《丝绸之路青年学者资助计划信托基金协议》。
这一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将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合作设立第一个社科领域国际学术资助项目,中方提供100万美元资助35岁以下各国青年学者进行丝绸之路学术研究和交流。
“我在国内学建筑,中国的桥梁、建筑很棒。我以后想开自己的公司,想学习中国经验。”来自北京语言大学,在分论坛做志愿者的柬埔寨留学生吴展廷年纪虽小,却已经有了完整的人生规划。
“我现在在读预科,计划在中国学习十年,先考汉语言文学的本科,了解中文,了解中国,然后再读硕士、博士学习建筑。”吴展廷对未来信心满满。
亚洲各国在华留学生暖场合唱《北京欢迎你》《友谊地久天长》。人民网记者张靖 摄
留学生志愿者为教育部大大陈宝生介绍论坛会场内举办的“青年眼中的亚洲多元文明”摄影展。人民网记者张靖 摄
(责编:冯粒、樊海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