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基金于洋:去年“喝酒”今年“吃药”,复仇女神战术折刀医药基金应该这样买!
去年的“喝酒”行情,今年转成了“吃药”行情。今年以来,在其他不少白马股纷纷回落的时候,医药股却一枝独秀,不但扛住了大盘的剧烈波动,而且还在不断创造更大的上涨空间,走出了一波“能涨抗跌”的行情。数据显示,近3个月来,医药行业指数涨幅逾20%,而同期上证指数则下跌约4%。医药板块表现强势,是否存在长期机会?医药板块该如何投资?
近日,富国精准医疗基金经理于洋做客中国基金报粉丝交流群。据了解,于洋先生旗下管理的多只基金今年以来收益率都已经超过20%,尤其是富国精准医疗,根据海通证券4月29日发布的基金业绩排行榜显示,2825只主动混合开放型基金前四个月平均净值增长率为-2.41%。Wind数据显示,今年年初至5月15日,富国精准医疗收益率达32.03%,位列所有混合型基金第一名。
在一个多小时的交流中,于洋先生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生物医药企业的生存背景,医药行业的发展状况,现存的投资机遇和风险,同时他还分享了自己的投资心得和体会。以下就是此次交流的精华内容,基金君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问:医药基金今年以来已经涨了这么多,现在还能买入吗?如果投资的话用多少仓位,妖精阿瓦隆传奇什么策略?
于洋:医药行业的属性与很多行业不一样。很多行业指数涨,个股也会跟着涨,个股属性是与行业属性相通。但医药行业不一样,医药指数下跌的时候,很多医药个股表现反而很好。在现在的行业背景下,我认为个股的机会是依然存在的,现在是一个较好的投资时点。
同时,由于医药行业政策利好,公司业绩趋势非常明朗,所以我认为医药板块往牛市演绎的概率也较大。
总体而言,我认为医药基金只要不是在出现明显高估的状态情况下,对于比较优秀的主动型基金,我认为任何时候都是较好的买点。对医药行业的龙头白马而言,虽然现在估值较高,但如果未来两年业绩增长可以消化这样的估值,我不认为会有很大的风险。当然我们也需要关注到一些市值较小,业绩支撑不够的股票涨幅偏大的风险。
问:医药基金适合做长期定投吗?或者说哪一类医药基金适合做长期定投?
于洋:我认为医药基金非常适合做长期定投。由于医药行业中细分子行业较多,所以在任何一个市场中都可以找到较好的投资机会。总体而言,医药相关基金与指数差异并不大,所以更重要的是找到能够在医药行业里专注投资,获得持续优异表现的基金。目前医药行业估值中枢处在历史中值偏上的位置,没有明显的泡沫,所以我认为其未来几年的涨幅还是会比较可观,建议可以做长期投资。
问:(1)细分子行业方面比如医疗保健、仿制药、创新药,哪些未来机会更好?(2)上周五医药行业大幅下挫,鬼眼狂刀游戏如何看待近期的市场机会?是否会迎来一波调整?(3)市场现存医药行业基金55只,但不同产品业绩差异也较大,造成差异的原因一般是什么呢?仓位不同、个股不同?该如何在不同的基金中选择?(被动基金、主动基金不同筛选)
于洋:(1)医疗保健、仿制药、创新药我觉得未来的机会都会非常好,每一个细分子行业都有它自己的经营周期以及是否能与市场产生共振的情况。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公司表现会不太一样。医疗保健方面,我理解的就是提供医疗服务的公司,其中代表性的部分公司每一年的业绩增长都非常稳健,我印象中除了2016年表现一般,其他任何一年都有非常显著的正收益,所以这个子行业是可以相对稳健增长,每一年波动不会特别大的行业。
仿制药和创新药就属于波动较大的细分领域。由于创新药的估值较高,所以在市场出现波动的时候,创新药企业的波动也会加大。从现在的时点来看,未来创新药企业的爆发性会更好。但由于创新药涉及标的很多,个股之间差异也较大,所以需要优选个股。仿制药方面未来两年处在政策窗口期,有明确的政策鼓励,所以一些有销售能力的公司未来几年的表现都不会太差。
总结而言,创新药风险较高,但同时收益也较大,仿制药和医疗服务行业经营波动不会很大,股价波动性不强。
(2)5月11日医药板块的下跌我认为是前期持续上涨累积风险的有效释放,这种短期回调并非是基本面出现转折,而是涨幅过快后市场内在的自我纠正。我认为短期来看尽管医药板块有一些个股涨幅较大,但估值并不是很高,韩美味加盟与市场相比业绩各方面仍然存在预期差,后续还是会有一定空间。
(3)医药行业细分领域很多,不同的基金经理也有自己的偏好,看好的方向不是特别一致,所以导致业绩表现差异较大。但我们也可以看到今年以来医药基金表现其实是趋于一致的,主要还是因为去年以来这个板块形成龙头集中的投资风格,另外由于整体性行情向好,个股都有一致性涨幅。
因为行业不会长期处于封口,所以长远来看,投资者要选择能够有业绩兑现,长期行业趋势向好的公司进行投资。选择基金的话最主要还是选择优秀的基金管理人。
问:医药行业指数目前的估值适合长期定投吗?为什么?如果适合定投的话选择哪一只指数会比较好呢?
于洋:如果一定要选择的话,因为我判断医药板块还是大公司的表现会相对小公司较好,所以我认为可以选择沪深300医药指数。
我认为目前的估值是适合做长期投资的,因为目前白马股的估值不是很贵,并且行业增速在未来5到10年保持10%的增长是没有问题的,优质的公司可能保持更高比如20%甚至30%以上的增长。所以以此类公司为标的的行业指数收益率也不会太差。
但我更建议大家选择主动管理型基金,因为毕竟指数表现与行业增速偏离度不会很大,但好的主动管理者能够做出比较明显的超额收益。
问: 特朗普向高药价开战:将采取史上最彻底行动来降低药价。对医药板块影响大吗?
于洋:这个问题可以分两部分看,第一个是关于美国的医药市场,因为美国的医药市场的药品分为专利药和非专利药,非专利药在美国是非常便宜的,甚至是比国内还要便宜的多。真正的高价药就是创新药,创新药的定价依据是与公司的研发费用相匹配的。
可以看到创新药的研发周期和投入费用已经处在历史高位,其临床费用大概在15亿到20亿美金,所以如果相对药品价格定的较高一些,万圣夜人偶事件簿4我认为问题也不大。我认为全球都应该感谢美国的高价药,因为只有高的药品价格才能去养大型公司,才能有这样的投入去做出创新。
特朗普新医改方案,我认为不只是纯粹降低药价这么简单的事情,一方面理解我认为是美国作为全球药品创新的源泉,其他国家很多都是在仿制这些原研药,所以美国在考虑专利授权等问题。
对于国内医药板块我认为是一种利好。美国医药行业之所以领先全球就是因为其对于专利药的保护,更高的要价支撑起完整的研发体系。国内政策也在推进和鼓励医药行业的创新,而不只是纯粹的降低药价,相关招标和医保等方面对国内企业的倾斜会更多。
问:医保板块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板块,自2月9日以来已经上涨近20%,医药板块否会走消费板块的老路?目前机会与风险如何权衡?
于洋:我认为完全有可能。去年消费涨到后期,一是业绩驱动,二是估值驱动。一方面,很多公司在2017年年底的时候,其估值基本上对应了2019年的业绩。反观医药,医药行业的业绩确定性要比消费更高,我认为如果医药行业的风险偏好可以维持的话,不排除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就能看到很多公司的市值与估值匹配的是2020年业绩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消费行业的持续表现其实已经维持了两年时间。我认为医药行业的纵深和行业趋势应该不会比消费差,再加上政策的助攻。从基金收益率而言,无论是涨幅还是行业长期表现趋势,我认为都可以参考过去两年消费基金的表现。
目前我认为风险不大,机会还很大,需要注意的是行业甜点期已经过去,如果继续上涨,整体行业趋势不会改变,但波动性会加大。
问: 1,定投医药基金3年整体收益15%,目前是否可以减仓止盈?2,后期医药投资方向应该在哪个方向(医疗器械,医疗销售,传统医药,基因生物)
于洋:我认为医药行业的表现才刚刚开始,个人认为不需要减仓止盈。
医药每一个细分子领域都有机会,只是不同的细分领域和个股选择会有差异。我个人看好医药行业的原因一是在于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药品渗透率在加强。另一方面,由于政策的支持,部分龙头企业创新药的审批和上市速度明显加快,研发周期明显缩短。
围绕这两条逻辑,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中药受消费升级的影响较大,医疗器械中医疗创新对该行业也有影响,同时我们还需要找到能够收到多重有利因素叠加,边际影响更大的细分领域。
问:1. 在弱市中一般有一波喝酒吃药行情。那你认为这波吃药行情的原因和以前一样呢,还是因为社会老领化的到来而带来的业绩反转,或是其他原因?
国内的制药企业很少有创新药,从某个角度来说其中的很多企业就是一些化工厂。你觉的这说法有道理吗?
于洋:我个人认为医药不属于防御性板块,因为其估值较高,反而属于进攻性板块。观察2007年至今医药板块的表现,我认为在任何一个市场中医药板块都是业绩驱动型的,在弱市中,大家一般还是会配置银行等估值较低的行业,而不是医药这种高估值行业。
反观去年的消费和今年的医药,内在原因还是由于其存在业绩需求,我们可以看到去年的白酒行业龙头都有非常高的业绩增长,今年的医药板块龙头企业同样具备业绩驱动因素。背后的推动力包括之前提到过的居民消费升级以及创新药到了爆发的时间窗口等因素。
关于“国内的制药企业很少有创新药,从某个角度来说其中的很多企业就是一些化工厂”的说法,我认为有对也有不对。首先,国内确实创新药较少,全球范围一年也就是十到十五支并且基本聚焦在美国上市龙头企业手中,即使像日本的优质公司真正的创新药企业也是比较少的。
但也不只是化工厂,因为每次创新药研发大概需要15-20亿美金的投入,国内仿制药的生产壁垒也是极高的,就目前国内推的一致性评价而言,其生产环节的壁垒也极高,很多药品尽管上市了十余年,但它整个工艺和生产技术仍然没能达到国际一线同类公司的水平。
其次,药品从生产角度可能只是一种化合物,但这种化合物是要经历临床以及一系列流程来证明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从而获得批文和市场准入等,所以我认为药品包含的属性是非常多的,把国内企业当成化工厂是非常没有道理的。
我认为对国内所谓的仿制药企业而言,政策红利是依然存在的。现在中国的制药企业大约为5000-6000家,由于其壁垒较高,未来可能也就只能剩下几百家左右,所以大企业其整个红利期还是比较长的,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
问:1.对比全球医药行业先进水平,中国医药行业差距较大,请问如何看待中国医药医疗行业未来3-5年的发展?预计何时能够追上世界先进水平?2.对医药的细分行业,如生物制药、化学制药、医药服务、医疗器械、中药等,如何看待目前的估值水平和未来的成长性?
于洋: 国内的医药公司确实与国外差距较大,但我们要看到,全球医药工业中1000亿美金市值以上的一线大公司一共就15-20家,基本都在美国,类似英国和日本等地400-500亿美金以上市值的公司大概也就一到两家。所以虽然国内医药行业与美国存在差距,但和除美国之外的的公司其实差距并不大。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美国对医药行业的政策红利,包括对于专利和创新药的鼓励,长期以往形成的制度体系。如果国内没有这样的政策环境,是很难和全球一线龙头竞争的。
但是我认为这个行业好的地方就在于可以允许部分公司实现0到1的弯道超车,通过1到2个品种贡献出一两千亿美金的市值。我认为3到5年时间,应该会有1到2家可以达到1000亿美金的市值,可以达到世界最先进的水平。
我觉得很多细分行业都是很有机会的。生物药中我比较看好疫苗;化学制药中我看好创新药和高端仿制药,医疗服务方面我看好的是连锁医疗服务;医疗器械方面需要结合公司的创新能力和销售能力做评判;中药个股我不是很好看,但我比较看好传统中药。
问:中国的医药公司,从技术角度,现在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水平?现在国内的医药股的估值和国外比如何?老龄化背景下,哪些领域的公司机会更大?
于洋:从技术角度,我认为国内极少数公司属于国际一线水准。医药公司的技术评价大致分为以下几点:第一个阶段是靶点的发现能力,第二阶段是根据靶点去研发相关的药物,比如小分子药或者生物医药;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市场化能力,包括销售能力等。我认为国内企业和国外一线龙头差异最大的地方就是前期靶点的筛选能力而非技术生产能力。
这种前期靶点的筛选实际上属于早期研究领域,最后定格为产品大概需要10-15年的时间,这就意味着需要长时间大量的资本开支和研发费用的投入。所以这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是否有相关资金跟踪和时间投入。
综合国内医药股每年的复合增速而言,是可以给予其估值一定的溢价。所以我认为总体估值不是很贵。
老龄化背景下比较容易发生的病症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肿瘤等,所以聚焦在这三大领域的公司我认为之后都会有较大的发展。
问:可以分享一下您的医药投资心得或体会吗?您是如何把握买卖时点与控制回撤的?
于洋:我从2011年到做医药行业研究至今已经七年多的时间,我的投资心得有以下几点:第一,投资一定要专注。医药行业研究壁垒较高,所以专注是必须的。同时,对于很多非专业投资人来说,医药行业一直处于估值较高的位置,如果不能根据其边际变化找到合适的买点,就很难做投资把握,所以这就是医药行研需要专注的地方。第二,医药行业在任何一个时间点都是有机会的,是长期大牛股的诞生地,一些标杆性公司都是过去十年表现最好的公司。拉长时间来看,这些公司的收益率是远远超过主动型基金的累计收益,所以值得长期跟踪。
买点的掌握主要还是根据安全边际和股价来选择,但为防止有些股票买入之后会长期在合理的位置横盘,还需要把握市场情绪和催化剂对个股的影响。由于市场多变和临时因素的影响,卖点相对买点更难控制。我认为主要还是根据基本面是否产生了重要变化,或者有没有更好的替代产品做选择。
控制回撤我认为就是需要控制仓位以及把握持仓结构,避免持有的股票属性过于单一。我的组合一般按照433的原则,40%的股票聚焦在符合目前市场趋势,各方面处于主升浪的公司,30%的股票投资市场还没有完全发掘的公司,我们会提前做一些研究和布局,另外30%投资于行业龙头和标杆性个股。
问:您管理的富国精准医疗、富国医疗保健、富国新动力等产品今年以来收益率均超过20%。请问上述产品有何不同?如何选择?
于洋:目前我管理的三只产品,富国精准医疗、富国医疗保健属于行业主题基金,理论上来说未来发展方向会比较一致,富国医疗保健有个逐步调仓过程。富国新动力是全市场基金,虽然我个人是擅长医药行研,但不能保证医药未来一两年都能站在风口,所以从个人发展来讲,富国新动力这只产品也会考虑其他行业的一些配置。
富国精准医疗和富国医疗保健的差别在于精准医疗的定位是绝对收益型产品,就是这只产品的仓位其实一直不高,且对于回撤的控制会更加严格,而医疗保健的定位是一只相对收益型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