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雨腥风的承载——记忆中的那些经典红色意象fadgfhhjhh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06-23 02:42

原标题:血雨腥风的承载——记忆中的那些经典红色意象

  新华社福州6月19日电 题:血雨腥风的承载——记忆中的那些经典红色意象

  新华社记者

  军装、绑腿、草鞋,fadgfhhjhh身后再背一个竹斗笠,这几乎成了人们心中最熟悉的红军战士形象。而这些记忆中的经典红色意象,承载着一段段血雨腥风的岁月,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

  竹斗笠——最鲜活的红色意象

  在福建省长汀县博物馆里,陈列着当年红军斗笠厂印制“工农红军”四个大字的铸铁模片和当时使用的桶和剪刀等工具。

  1929年3月11日,红四军从江西首次进入闽西。3月14日,长岭寨围歼战打响,当日长汀县城解放,闽西第一个县级苏维埃红色政权建立。

  长汀地方党史专家赖光耀介绍,无限竞技之完美停车长汀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红四军在大量手工作坊的基础上,进行资源整合,根据部队之需建了几十家为部队服务的军需工厂,其中就有红军斗笠厂。

  1932年冬,红军斗笠厂支书廖二子听到有红军战士抱怨,生产的尖顶斗笠既笨重又不好携带,使用也不方便,四元素魔法书还经常划破衣服,不适应战斗生活需要,就立即召集技术骨干,进行技术革新。

  “原本尖尖的笠顶,被改为缠藤的平顶,竹片夹边改为竹篾缠边,竹叶原料再加一层油纸原料,斗笠面上还刷上桐油并印上‘工农红军’四个大字,笠面左右两边各刷上一个鲜艳的红五星。”赖光耀说。

  1933年秋,神秘圈之魔镜红军斗笠厂从家家户户会做斗笠的长汀南山谢屋村等招收100多名工人,产量迅速增加。仅1934年长征前九个月,工人们就日夜兼程地生产了超过20万顶斗笠,确保红军将士和赤卫队员人人都有一顶“红军斗笠”。

  这些斗笠从长汀斗笠厂出发,伴着红军将士踏上了艰苦卓绝的长征路。不少红军将士在后来的回忆文章中,满怀深情地提及这种具有显著苏区特征的斗笠。

  草鞋——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

  与斗笠相比,草鞋是长征期间红军更重要的战略物资。

  “只有草鞋这种容易就地取材,制作简单的廉价鞋子才能使红军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翻山越岭不断远征。”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义务红色讲解员钟鸣说。

  当年红军机关报《红星报》就曾专门刊登过题为《怎样解决草鞋问题》的文章,英美大炮战文中描述道,红军开始长征时,由于准备不充分,不少战士赤脚行军,导致频频生病。

  此文还要求把解决部队的草鞋提到重要位置,以减少病员,巩固红军战斗力,并提出了解决草鞋的具体办法。

  “红军想尽各种办法就地取材,采用稻草、麦秸、玉米秸、乌拉草等材料,手工编织制作鞋子。虽说鞋底不耐磨,然而在那个艰苦的年代,这种鞋子却成了战士的必备品。”钟鸣说。

  红军从长汀出征前,苏区百姓日夜加班加点赶制草鞋。“打双草鞋送红军,表我百姓一片心。亲人穿起翻山岭,长征北上打敌人”,这首歌谣是红军与苏区百姓鱼水情深的历史见证。

  2016年军事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罗炳辉传》,对松毛岭保卫战和红九军团从长汀中复村出发的史实进行了详细的记载,其中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描写:“区、乡苏维埃政府干部挑来一担布鞋、草鞋,有许多鞋上还沾着泥巴,显然是刚从脚上脱下来的,他们说,鞋来不及做了,把这些穿过的鞋拿去吧,行军打仗少不了它呀。”

  绑腿——最耀眼的装备之一

  据史料记载,1929年3月,红四军在长汀的第一套军服除了军帽、上衣、裤子之外,还有一副绑腿。

  “长距离行军,一天下来血液都下积到腿部,双腿就会酸痛不已,打上绑腿,促进血液回流,能有效减轻腿部酸痛。”长汀县博物馆讲解员钟佩璇说。

  钟佩璇介绍,山区多尖利岩石、多荆棘茅草、多虫蛇叮咬,绑腿还有保护腿部的作用。

  “当时红军主要都是依靠徒步行军,所以绑腿也就成了红军不可或缺的个人重要装备。”钟佩璇说,“绑腿的作用很多,比如紧急情况下可以当作绷带包扎伤口或作为三角巾固定骨折部位,几根绑腿连接起来可以作为绳索来用。”

  据了解,打绑腿时要站着打,才能保证绑腿松紧适度,打得太松不仅容易散落,也起不了保护腿部的作用。打得好的绑腿松紧合适,能封住鞋口,防止泥土或小石子进入鞋子。

  红军的长征历程,有着太多艰辛的记忆。但那也是一个民族走向希望的光辉历程……(记者李松、梅常伟、刘斐、陈弘毅)

(责编:梁秋坪、王欲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