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车就出征 下车能战斗(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来自一线的蹲点调研)斑衣吹笛人 童话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07-04 15:08

  核心阅读

  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汽车运输旅一营(其前身是解放军汽车运输第十团)始终保持着战争年代“驾车就出征”的光荣传统。2017年4月荣立集体二等功。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斑衣吹笛人 童话一起走近这支钢铁之旅。

     

  这是一支在战火中诞生的汽车部队,组建27天就开赴战场。

  这是一支勇挑重担的部队,在服务保障国家建设中,相继完成了小兴安岭运木、永吉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

  这是一支百炼成钢的部队,先后参加了“先行—2007”“和平使命—2009”“火力—2015·青铜峡D”“跨越—2015·朱日和F”“跨越—2016·朱日和B”等大型演训任务。

  以车为家,传承奋斗之火

  5月的东北大地,春风拂绿,乍暖还寒。

  当记者走进沈阳联勤保障中心某汽车运输旅一营的荣誉室那一刻,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推动着,震撼着:一幅幅图片、一面面锦旗、一组组数字,似乎解开了这支部队克敌制胜的密码。

  返程路上,恰巧与老十团政委王克祥相遇。他说:“我对这支部队有着特别的感情。因为我是老十团最后一任政委,f4的神秘花园从我以后,这支部队由团改编为营。”

  记者和王克祥一边走一边聊。他不时地抬起右手指点着:“这排白杨树就是我们当年种下的,转眼间30多年过去了……”

  旅政委迟晓旭说:“这支在战火中诞生的汽车部队,组建之初,人多车少,而且不少车辆由于战火‘灼烧’,大都临近报废状态。当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国力不强,百废待兴。他们没有营房,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以车为家。”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这支汽车部队也伴随国力而成长。车辆从最初的嘎斯车和缴获的敌人车辆逐步更新为解放10B、解放141、平头柴、北方奔驰、斯太尔、豪沃,到现在的重装备运输车,网通传奇33wt纯网通运力从仅有2.5吨增长到现在的背着坦克、装甲车轻松驰骋。通信指挥也从当初的手绘地图到现在的北斗定位导航,极大提升了汽车部队的运力和保障精准度。

  来到车场值班室,发现巨大的车辆动态监控系统电子显示屏上,几十个小红点在地图上有序移动,鼠标点击任意一个小红点,都能显示出当前的位置及运行时速。在这里服役近20年的副营长王文珏说,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立和升级,汽车部队的通信指挥系统也随之换挡提速,车辆管理人员可以通过监控显示屏看到在外车辆行进轨迹、时速等情况,对在外车辆进行实时掌控和指挥调度。

  精准施训,练就过硬本领

  条件变好了,装备更新了,www.tjgspx.cn汽车兵“成立就参战,列装就战斗”的精神却始终没有改变。

  2015年3月,新装备正式列装后,重装连克服重重难题,通过院校培训、专家指导、实装实操等方式,全面展开实装训练和技术攻关。开训初期,8个班50余人没有几个成熟驾驶员,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硬是与时间赛跑,除了晚上睡觉,其余时间全都泡在训练场。由于训练场全是土,重装车一过尘土就漫天飞扬,www.chunmiao.cn训练一天下来,官兵们全都成了“小灰人”。官兵们不但不叫苦不喊累,还把驾驶技术练到了极致。

  在这里,记者不仅听到了汽车一营的过往,更目睹了他们练兵的刻苦。

  “比武开始、开始计时!”部队对驾驶员复训情况阶段性考核开始了。

  驾驶场地,骤然响起枪炮声。指挥员陈长玉口令刚下,李新熟练地起步、直线行驶,一个漂亮的“直角转弯”引来观众一阵喝彩,评委们也都情不自禁地叫好。受到鼓励的李新轻松进行着“定位停车、倒车移位”等课目。当比武进行到大纲新增加的“N形路”驾驶时,比武场地突然响起枪炮声,随之腾起一股股黄白色烟雾。

  驾驶车辆行进在“N形路”上的李新被这突如其来的干扰“闪”了一下,车速明显放慢,车身也有点偏离,差点途中熄火。几秒钟之后,车辆很快就校正了方向,车速也平稳了。

  王文珏说:“这是为了检测驾驶员心理素质特意设置的。对每个比武人员干扰的时间和方式都不一样。”周齐驾驶车辆经过3次前进、2次后倒,较顺利地完成了比武课目,历时53秒。他说:“要不是平常有过类似的训练,这次肯定要‘掉链子’!”

  “随着科技的发展,装备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不仅要求汽车兵‘上车能驾驶、下车能战斗、带队能指挥、故障能排除’,还要求部队‘出动快、机动强、联动好’。” 旅长徐茁松说。为此,他们将新驾驶员学兵训练里程卡引入日常训练管理,可以精准记录每名驾驶员的训练时间和里程,确保了精准施训,全旅“走打藏、装运卸、修救防”能力得到大步跃升。

  执着奉献,心中装着群众

  汽车旅一营官兵,脑子里永远有任务,眼睛里永远有方向,肩膀上永远有担当,胸膛里永远有激情。

  训练间隙,一场“红色故事会”开始了。

  一名战士用地道的东北话,把大家带回到一场“生死营救”的情景之中。

  那是2017年7月13日一大早,紧急集合哨突然响起,大伙全起来了,外面雨下得特别大,窗子都快震碎了。就听见教导员在楼道里扯着脖子喊:“各连注意,整理物资,准备抗洪!”

  在这时,西阳镇镇长、副镇长请求救援。老百姓的事儿就是天大的事儿,教导员赶紧给中心战勤值班室打电话报告,一看地方上来人,大伙就明白了咋回事,几个老党员赶紧组织党员突击队集合待命,还有不少战士纷纷请缨。

  不一会,教导员带了12个党员,开了两台车就往村里去。到了老百姓家里,才发现这些老人中,有一个是80多岁的老太太,下半身瘫痪好几年了;还有一个是脑血栓老大爷,走不动路。突击队员们把自己的救生衣和雨具给老人们穿戴好,轮流背着他们往回走,大概两个多小时才将老人们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从那时起,战士们开始理解烈士们为什么都在生命的最后一刻,选择牺牲自己,保全人民。当兵一日,报国一世,选择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就是选择把自己交给了国家和人民。

  这名战士的话音刚落,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一营代理教导员陈金伟说:“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武器装备更新了,但艰苦奋斗的作风不能丢,‘随时准备出征’的传统不能丢,牺牲奉献的精神不能丢。”

  夜色渐渐深了,记者漫步在幽静的营区,只见一排排灯箱亮起,一营官兵总结的新时代汽车兵精神格外醒目——

  铁心向党、绝对忠诚的方向盘精神;坚守战位、执着奉献的螺丝钉精神;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车轮子精神;力挺千钧、勇挑重担的千斤顶精神;安全第一、守纪如铁的安全带精神……

  每一种精神都是一代代汽车兵鲜血和生命的凝结,都是他们负重前行的经验凝结,诉说着汽车一营的过往,更激励着汽车兵为实现强国梦强军梦不断奋进。


  《 人民日报 》( 2019年07月04日 06 版)

(责编:袁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