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陇模式”交出扶贫圆满答卷变成女友的那一天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0-12-10 20:52

内容提要:日前,变成女友的那一天甘肃省宣布,包括天津帮扶镇原县在内的8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不仅是甘肃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样也是天津载入史册的一个重要时刻。5年来,津甘两地携手共进、栉风沐雨,本市打造的脱贫攻坚“津陇模式”,帮扶甘肃省34个贫困县全部实现了摘帽,为助推甘肃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有力贡献。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日前,甘肃省宣布,包括天津帮扶镇原县在内的8个深度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序列。这不仅是甘肃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同样也是天津载入史册的一个重要时刻。5年来,津甘两地携手共进、栉风沐雨,本市打造的脱贫攻坚“津陇模式”,帮扶甘肃省34个贫困县全部实现了摘帽,为助推甘肃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有力贡献。

雪中送炭 资金支持体现“天津担当”

“不要说洗澡,连吃的水都不够。”张家川县水务局大大海斌说起缺水的年代,175sf.com记忆犹新,“二十几户人家共用一口小山泉,凌晨就得去排队接水,迟了就没了。”

2018年,按照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的标准,张家川县仍有12个乡镇、33个行政村、2.54万人的饮水问题没有解决,急需实施巩固提升工程。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项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直接关系到张家川县能否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就在海斌为资金缺口一筹莫展的时候,本市滨海新区带来了2000万元的帮扶资金,这笔“雪中送炭”的资金,让张家川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得以顺利实施。2020年,滨海新区又一次拨付资金900万元,帮助扩充蓄水池,使张家川安全饮水工程步入了良性运行的轨道,www.zzrsks.com.cn推动了张家川脱贫攻坚任务的完成。

这些变化的背后,是天津市用情用力加大投入、体现资金支持的“天津担当”。2016年至2020年,本市累计投入扶贫协作资金41.34亿元,县均财政援助资金从2016年的181万元快速增长到2020年的4730万元。尤其是2019年,本市多方筹措为甘肃拨付扶贫协作财政资金13.79亿元,相比上一年资金增幅和占比在东部九省市位列第一。

助力脱贫 造血帮扶形成“天津经验”

作为兰州高原夏菜的发源地,榆中县一直把高原夏菜作为主打产业。2018年,全县最大的高原夏菜龙头企业联合43家合作社,组建了榆中县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化联盟,希望使高原夏菜的产业链更加完善。然而,就在此时,企业财务却出现了危机。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榆中县对口帮扶单位——本市宁河区经过认真调查,决定以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分红的方式,投入资金600多万元。正是这笔资金,多米诺骨牌接龙让企业走出了困境。之后,宁河区围绕兰州高原夏菜生产、加工、运输以及后续尾菜处理开展全程帮扶协作,提高了高原夏菜产量和品质。2020年又投入资金2000万元,帮助榆中县建成了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榆中县高原夏菜专供基地。

产业发展,让贫困户有了可持续增收的动能,有了掌握技术自主致富的渠道。这是天津市创新推进产业合作,形成造血帮扶“天津经验”的初心。

5年来,本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协作主攻方向,立足甘肃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主导产业和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小买卖、小作坊“五小”产业,编印津甘战略合作产业目录和项目库,共安排产业扶贫资金20.8737亿元,占帮扶资金总额半数以上,引导286家企业落户,实际投资13.53亿元,扶持贫困县、贫困村因地制宜发展“独一份、特别特、好中优、错峰头”特色产业,范海辛的性感历险记增强受援地区造血能力和发展动力。为把天津优势企业介绍到甘肃,本市多次策划组织开展“津企陇上行”活动,为产业帮扶增添新动能。为使帮扶产业链更加完善,本市从需求端持续发力,不断拓展消费扶贫的渠道和规模,5年来,累计带动13.66万贫困人口增收。

找好岗位 展现就业扶贫“天津服务”

会宁县杨崖集镇杨崖集村的贫困户李明山,如今在家门口就可以打工挣钱。杨崖集镇出产的党参品质很高,2019年在本市和平区488万元帮扶资金的支持下,杨崖集中药材产业园顺利建成投产。像李明山这样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走进了车间,变成了产业工人。“想都不敢想,六七十岁了,还能进厂当工人挣钱。”在车间里忙碌的李明山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李明山说,产业园有近200多个像他一样的贫困户。

这些成就,体现了本市做优就业扶贫的“天津服务”。5年来,本市设立劳务协作服务工作总站并在各受援地区建立工作站,搭建劳务协作平台,建立“岗位供给清单”,实现就业信息充分共享、岗位供需实时对接、就业服务同步跟进。2016年至2019年,累计帮扶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8.8万余人。特别是实施打赢三年脱贫攻坚战行动以来,不断加大劳务协作力度,2018年、2019年输转来津就业2535人,就地就近就业25189人,通过牵线搭桥、技能培训帮助转移到其他地区就业57680人。援建609个扶贫车间,吸纳9053名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今年虽然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但仍然组织输转来津就业3457人,是今年协议数的5.5倍;转移到其他地区就业58420人,是去年全年完成数的1.85倍。

人才会聚 打造战贫一线“天津方阵”

今年4月,作为援甘专家,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肾病科血透中心主任刘俊峰来到甘南州人民医院工作。来甘以前,他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要把血液净化的工作在当地开展起来。因为人才缺乏,这项工作在甘南州人民医院一直是空白。6月,在刘俊峰来到甘南两个月后,一名79岁的病人住进了医院。在看到检查结果后,刘俊峰告诉病人家属,病人正处在慢性肾衰竭壮态,需要马上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刘俊峰对患者实施了手术,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甘南州医院也因此取得了一项突破。

2018年以来,天津市组织10家三甲医院,以“院包科”的方式支援甘南州人民医院。一批又一批的天津支医专家,从千里之外的海河之畔来到雪域高原的甘南州。3年来,甘南州人民医院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医院的病床使用率从2017年的56%,增加到了2019年的92%。而对于刘俊峰来说,在甘南州工作的七个月,是他最难忘的一段岁月:“这半年多太有意义了。”

难忘、幸福,一批又一批从天津来到甘肃的援甘人员,共同打造出了坚固的战贫一线“天津方阵”。

5年来,本市严把选人政治关,以“70后”“80后”重要岗位后备干部为主,突出政治、能力“双过硬”,确保精锐出战。在配备党政干部的同时,发挥天津科教、医疗领域优势,选派教师、医护人员、科技工作者等专业技术人才赴甘扶贫,5年来累计3327人次。坚持“鱼渔兼授、智志双扶”,累计接收甘肃来津挂职干部466人次、专业技术人才3166人次,累计培训党政干部8500人次、专业技术人才4.5万人次。

携手致富 传递守望相助“天津温度”

日前,甘南州迭部县次哇村的一处崭新的建筑内,村第一大大李永伟正在组织村民安装一台电动磨。一年前,次哇村还在使用传统的水磨。然而,2019年7月29日的泥石流灾害改变了一切。原本在2018年实现了整村脱贫,因为这场泥石流灾害,村里又新增了24户贫困户。

李永伟发现泥石流冲走了所有的传统水磨,村民磨面、榨油要到几十公里外的县城,很不方便,而且成本很高。而此时,天津市对口帮扶单位河东区已经开始行动起来。“和河东区一对接,我就把咱们村上的需求给他们提供过去。前前后后不到三个月,建电动磨的项目就已经完成了。”李永伟现在和村民安装的电动磨就是河东区对口帮扶的设备。

为了帮助次哇村迅速完成灾后重建并早日脱贫,河东区整合各种力量结对帮扶次哇村。“天津给咱们对口资金解决了200万元,建了目前全县最大的犏雌牛养殖基地,全村所有的贫困户全部纳入了养殖产业项目里。”李永伟说。

次哇村的石磨,不仅仅是帮助当地脱贫攻坚的助推器,更是深入实施携手奔小康,传递守望相助的“天津温度”。

5年来,津甘携手奔小康结对范围从2016年藏区9县市增加到2017年6市州16县市区,2018年再次扩大到7市州34县市区。全市16个区、219个乡镇(街道)、200个村(社区)与受援地区34个县、219个乡镇、203个村开展结对务实帮扶。在市领导的带头引领下,全市2158名各级党政干部与2245户贫困户结为“亲戚”,实现了对1417个深度贫困村的全覆盖。上千名天津干部跨越千里“串门”走亲戚、聊家常、帮思想、促感情,送去慰问金和慰问品近200万元,通过支持发展产业、购买农产品、大病救助、资助就学、介绍工作等形式为贫困户排忧解难百余件。

同时,本市深入实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组织1484家企业、59个社会组织与1992个贫困村开展结对帮扶,实现每个深度贫困村至少有1家天津企业结对全覆盖。组织90家二级以上医院、957所中小学与受援地区105家县级医院、1819所中小学开展结对活动。创新开展社区党建结对、两地小学生结对、爱心人士资助贫困大学生结对等多种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