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如何“爬坡跃坎”斧头帮杀戮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1-09-18 22:45

一辆辆外形酷炫、省钱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斧头帮杀戮正在加速驶入普通人的生活,成为一种新时尚。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远期目标牵引下,新能源汽车成为我国乃至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在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新能源汽车将如何“爬坡跃坎”?

规划先行,抢占发展新机遇

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超过700万辆,占全球的一半以上……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我国在新能源汽车这一全新的赛道上,变成女友的那一天已经占据了一部分先机。

这要得益于中国政府早决策、早部署、早行动,在全球范围率先明确了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家战略。

2012年,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2013年,批复建立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20个部门参加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机制,各部门先后推出60余项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措施,各地方政府也结合自身实际出台了500多项配套政策,行业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创新步伐,175sf.com共同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此后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十城千辆”“私人消费试点”示范应用工程,到出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我国新能源汽车逐步由公共领域向私人领域扩展,电池、电机、电控技术取得长足进步,产业链上下游实现了有效贯通。

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www.zzrsks.com.cn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20%左右”的产业发展目标,为产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探索不停,规模质量实现“双提升”

当前,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应用正在全面加紧推动。去年以来,工信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联合财政部、商务部等多部门一道,通过完善财政补贴、免征购置税、综合奖补等政策措施,多米诺骨牌接龙积极促进汽车消费。同时,通过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工程、高质量发展专项、搭建跨行业协同创新平台等一系列行动,支持行业企业开展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核心技术攻关。为全面支撑产业发展,工信部累计制定发布《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等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标准150余项。

在各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呈现市场规模、发展质量“双提升”的良好势头,产销规模再创新高。数据显示,今年前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超2020年全年水平;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再创纪录,单月产销首次突破30万辆。市场渗透率从2020年的5%左右,迅速攀升至接近14%的水平。

这其中不可忽视的,是中国品牌展现出的蓬勃生命力。今年1至7月,中国品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达到2.5倍,比市场总体高0.5倍。部分高端车型达到月销一万辆水平。

市场数据飞速增长的背后,技术研发也在“快马加鞭”。在创新工程、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高质量发展专项等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技术和产业链不断迭代优化,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接近270瓦时/公斤、售价0.7元/瓦时以下,分别较2012年提高2倍以上、下降80%以上。

今年以来,创新成果更是集中出炉:快充技术实现充电5分钟续航增加200公里;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超过160瓦时/公斤并取得产业化突破;多家企业推出不会热扩散的电池包……

统筹施策,共推行业健康发展

放眼全球,各国的汽车电动化转型都在提速。美国计划2030年新销售乘用车和轻型卡车中电动汽车的比例达到50%,欧盟要求2025年、2030年乘用车新车平均碳排放较2021年分别减少15%和37.5%,不少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禁售传统燃油汽车的时间表。

9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大大辛国斌在2021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发言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加速发展新阶段,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新问题新挑战,需要认真研究解决。这些挑战包括: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产业发展提出要求,疫情冲击对产业链安全提出新挑战,以及新能源汽车自身存在的技术、成本、配套环境等自身短板。

为了更好地应对挑战,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与相关部门一道,加强统筹、综合施策,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

一是加强工作统筹协同。研究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锂、钴、镍等关键资源保障能力,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要。

二是加大推广应用力度。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好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试点。

三是构建新型产业生态。加快车用芯片、操作系统等研发和产业化,协同推进单车智能、智慧道路、通信网络、云控技术发展,加快构建互融共生、分工合作的产业生态。

四是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支持优势企业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推动中国品牌向上发展,加强产品质量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监管,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畅通,深化国际交流合作。

(责编:赵竹青、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