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打造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引擎3366厨房连连看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1-08-02 00:51

 

近日,3366厨房连连看由人民网·人民健康策划推出的《科研的力量——全国大型公立医院管理者深度访谈》栏目走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下简称协和医院)。该院院长、血液病学研究所所长胡豫表示,公立医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应秉持敢为人先的科技创新精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院长胡豫

以科技创新为抓手 解决临床需求“痛点”

胡豫介绍,近年来,协和医院以科技创新促进临床发展,学科建设获得长足发展。

第一,发展以器官移植为代表的疑难重症疾病救治技术,神秘少林寺之玉龙杖传说包括心脏、肝、肾、血液、角膜等移植。特别是在供心保护、边缘心保护、心脏脏器运转系统、机械辅助系统等新研究领域,已基本形成心脏移植的中国方案。

第二,探索以基因诊疗为代表的精准医疗技术,如血栓病分子诊断体系的构建。协和医院通过基础研究、建立国内血栓病样本库等措施,发现3个我国血栓病常见的基因变异和53种罕见变异,将基础研究结果用在临床分子诊疗上,筛选出血栓病高危人群,孤岛惊魂三角洲秘籍进行早期预防。此外,协和医院同时还开展静脉分子诊断、肿瘤精准医学和其他遗传性疾病的精准医学诊断。

第三,促进科研质量提升和科技转化。协和医院CAR-T(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和分子诊断等都是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在转化上,协和医院麻醉科发明了一款可视性喉镜,用于做插管时清楚看到是否插得进、插得准。

科研创新促进临床发展 科研成果转化“三位一体”

“临床是基础研究、科学研究的目标和研究方向的来源。不基于临床需求的科研如空中楼阁。”胡豫表示,没有科研创新,临床技术将止步不前,终极螃蟹大战只有科研创新才能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胡豫认为,科研成果通过转化手段运用到临床、开发成产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这一系列过程就是转化,三者缺一不可。他表示,科研成果转化有三个基本条件:要有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医学人才;要有平台的强力支撑,有实验室、转化医学中心、生物样本库等硬件基础;要建立鼓励转化的制度体系,给予重点项目课题准予、设备投入、资金配套、人员支持等扶持措施,名白雅美制定科研绩效评价体系和科研成果转化利益分配制度。

持续增长的科技创新离不开科研经费的支持,对于协和医院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科研经费,胡豫介绍:第一,协和医院多年来持续鼓励、引导开展科研创新工作。第二,协和医院将科研经费分类管理,主要分为纵向经费和横向经费。纵向经费由国家各个部门拨款,按照预算制,实现相对灵活的管理。协和医院对于结题两年未使用完毕的结余资金,原则上用于原项目负责人的科研支出,给予了科研经费使用更大的自由空间;横向经费,主要是就企业、公司等共同感兴趣的项目达成协议,医院只收取少部分管理费,其余经费鼓励项目负责人组织项目研究、开发等。第三,实行系统报销,以信息化管理手段方便科研人员管理经费。

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 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必不可少

如何打造国家级和省级高水平医院?胡豫分享了该院的战略布局:

第一,从学科建设上,抓紧和抓好心血管、血液、麻醉等重点学科建设。鼓励学科之间交叉协作,破解临床分科太细弊病,整合出互相补充的重点学科群,以重点学科群带动整个医院的学科建设发展。建立学科评估体系,按照内科、手术科室、医技科室三大体系分别建立评分体系,考核学科每年建设进展,引导学科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二,从科学技术上,实现技术创新和引领。在精准医学、重大疾病、微创医学、人工智能等代表新兴学科发展的方向上把握好趋势,实现紧盯前沿技术、加强科技创新、力争技术引领。

第三,在人才建设上,要注重分层、分类培养。对于青年科学家从学科交叉、知识面等各方面培养,提供平台、资金支持、追踪培养等,以5年为周期助力其发展为知识全面、懂得学科交叉融合、在科技创新上有突破的人才;对于复合型人才,协和医院制定“高端科技人才登峰工程”,根据培养重点和发展核心为之提供经费、人员配备,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