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呼之欲出!哪些企业将率先登陆科创板?谁是投资者心目的科创典范?逾三百家公司角逐科创板潜力百强(名单),风卷残云激活码生成器【点击寻找科创先锋>>】
21世纪经济报道 杨悦祺 深圳报道
停牌两个交易日后,1月8日,ST新梅拿出了重组预案,并且复牌。公司拟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方式收购爱旭科技100%股权,拟置入资产的预估值不高于67亿元。爱旭科技有望通过借壳ST新梅登陆资本市场。
目前,爱旭科技的经营范围为研发、生产、销售太阳能硅片电池。爱旭科技凭借在高效率PERC电池方面的技术积累,借助2017年兴起的PERC电池浪潮成为行业破局者。
特别是在2018年年末到2019年年初,领跑者项目年底抢装和海外需求增长推高了PERC电池片的价格,一改5·31后的“跌跌不休”,PERC电池片,尤其是高效率的PERC电池片出现了一片难求的状况。
不过,在PERC产能方面,重力怪侠怎么解锁作为独立电池厂,爱旭的供货量已经排名第二,但如果综合考量阿特斯、东方日升等组件厂商,爱旭在产能和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
一位组件厂商技术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排名靠前的组件厂商都有自己的组件产线和电池产线,但因为组件产能往往大于电池片产能,需要从爱旭这样的电池片厂商购买电池片,所以从公开出货量上看爱旭可以拿到第二的排名。
从整体看,光伏行业在多晶硅、硅片、组件、逆变器等生产环节已经形成了巨头鼎立的市场格局,只剩下电池环节,各大厂商竞争势均力敌。但随着行业洗牌加快,在电池片环节,原始人玩坚果通威的成本和产能优势愈加突出,其他厂商梯队格局渐显。
“目前大家预测,爱旭的整体产能可能会被一些组件厂赶超,但是在高效单晶上,产能优势依然存在。”上述人士表示。
爱旭上市
本次交易中,拟置出资产的预估值为5亿元,与置入资产间的差额62亿元由上市公司以发行股份的方式向爱旭科技的全体股东购买,发行价格为3.88元/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将变为陈刚,持有上市公司总股本的36.91%。
预案显示,陈刚对爱旭科技的持股比例为47.22%,第二大股东是义乌奇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富豪传奇登陆器持股比例41.34%,义乌奇光是风投机构IDG资本管理的基金之一。天创海河基金、珠海横琴嘉时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持股4.62%和2.42%。
与很多光伏行业的老牌企业不同,爱旭科技是一家在创投机构资金支持中成长起来的企业。
企查查数据显示,爱旭科技天使轮融资始于2009年12月1日,投资方是西藏爱奇惠德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这是一家由IDG员工持股的内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2011年,爱旭科技A轮融资的投资方分别是广发信德、金茂资本、中银粤财。2016年3月,爱旭科技继续获得了金茂资本和IDG资本的战略投资。2017年2月,西藏金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金茂资本参与了爱旭科技B轮融资。
2016年至2018年,爱旭科技未经审计的营收分别为15.78亿元、19.78亿元、40.85亿元,净利达到1.01亿元、1.06亿元、3.53亿元。
太阳能电池制造环节是资本和技术双密集型行业,电池制造技术快速迭代以提升电池效率。经过市场的不断演化,数独原始版P型PERC双面电池技术成为了目前市场主流,在光伏领跑者项目中大量应用。
爱旭的光伏电池片业务也因为PERC电池在2017年迎来拐点。根据公司官网披露,爱旭太阳能2015年开始量产单晶电池片,2016年电池片年产量突破1GW,2017年通过PERC技术的应用,年底电池片产能达4.3GW。
从出货量来看,根据PVInfoLink统计,若不计入垂直整合厂对自有组件的出货,2017年爱旭电池片全球出货量排第4名,2018年上半年上升至第2名。
截止到2018年9月,爱旭科技单双面电池量产转换效率再度提升,双双突破22%。由原来的2017年21.5%,进步到2018年第二季度21.8%,原定2018年第四季度达到22%,提前1个月达标。
爱旭目前已有广东佛山、浙江义乌两个基地量产,天津基地预计在2019年三季度开始量产,爱旭高效单晶PERC电池总产能将突破8.85GW。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爱旭方面了解到,2018年,爱旭为迎合双面PERC电池这一行业新热点和新形势,将产能重心逐渐转移到双面PERC电池的生产上。爱旭双面PERC从2018年2月开始出货,2018年11月,爱旭双面PERC电池全月出货占单晶电池出货的63%。截至2018年11月,爱旭高效双面PERC电池产能总共累计出货超过1GW,为首家专业电池厂高效双面PERC电池出货突破GW级。
市场竞争
由于PERC技术只需在原有的生产线上加装背面钝化处理技术以及激光开槽设备,所以目前电池片生产商均在进行PERC升级。除爱旭科技,一些组件厂商在扩大产能上的表现也很积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2018年各组件厂商半年报粗略统计,组件商自产PERC电池片相对于组件产能缺口普遍在50%-70%。
国金证券一份研报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PERC电池产能仅29GW左右,因5·31后除部分资金实力雄厚的上市龙头企业外,大部分光伏制造企业普遍收缩资本开支,严控现金流,因此此前预期2018年底将达到80GW的PERC电池产能实际仅实现约60-65GW,但2019年PERC产能将确定性达到80-100GW,而相对低效的产能将逐步被市场淘汰。
在爱旭的竞争对手中,通威通过扩产和控制成本已经明显领先。
根据通威股份2018年半年报,上半年通威电池片业务销量约3GW,在5.4GW电池产能规模的基础上,继续保持满产满销(产能利用率100%以上),同比增长66%,毛利率16.68%。虽然同比2017年毛利率17.28%略有下降,但通威股份称一季度由于受制于终端需求未释放,而生产成本高,所以毛利率呈现相对较低;二季度4-5月多晶电池毛利率率先超过20%,单晶在20%以下,5月底多晶电池需求走弱后,单晶电池需求走强,毛利率超过20%。
相比之下,爱旭科技2016年到2018年未审计的毛利率分别为18.99%、17.58%及18.36%。爱旭科技也指出,自2018年开始,随着单晶PERC产能的不断释放,毛利率将逐渐回升并趋于稳定。爱旭科技一位高层表示,长期以来一直在考虑电池生产成本与价格一起下降的必要性。
根据国金证券研报,目前,各家制造商电池片非硅成本第一梯队的通威股份已降至0.3元/W以下,隆基成本在0.3元左右。紧随其后处于第二梯队的是晶科、晶澳、天合、阿特斯等主流组件厂商新建的电池产线,新进入的专业电池厂商爱旭,以及展宇、平煤新产线成本在0.35元左右。
上述组件技术人士也表示,新投产的高效电池产能和改造的产线设备,技术和成本优势明显,利于平价上网,所以在产能是否过剩的问题上目前不必太担心。
浙江晶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坤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下游来看,电池片端还有很多降成本的空间,当然最有成本空间的还是上游的硅料。其他的环节能够挤出来的利润空间已经不多了。例如此前辅材环节因为环保的影响,包括玻璃、纸箱反而有涨价。 (编辑:许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