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是自然界中最小的生物。与大部分能独立生存的细菌不同,盒子先生历险记病毒必须“寄宿”在活体生物内。在缺乏科学医疗体系的时代,病毒导致的传染病曾夺去了数以亿计的生命,是威胁人类健康和经济社会稳定的最大因素之一。
纵观历史,人类一直在与传染病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疫苗被认为是抗击传染病最伟大的发明。18世纪末,疫苗被率先用来预防天花病毒。1980年,火柴人前线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消灭了这种古老的病毒。上世纪70年代,各类疫苗和药物的成功研制使部分科学家认为,人类即将完成抗击病毒性传染病的历史任务。然而,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至今,海上保卫战中文版至少有20种病毒导致的新发传染病出现,而那些过去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又有卷土重来之势。这意味着,我们眼下面临着新发与再发传染病的双重威胁,人类与病毒的拉锯战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病毒是善变的。伴随着漫长的人类历史,病毒这一古老的生物以超乎想象的速度不断演化和繁衍,仓鼠特技飞天每当人类应变能力出现微小劣势,就会沦为病毒的载体。2003年暴发的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和2012年开始流行的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病亡率都很高。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虽然病亡率较低,但传播范围更大。
不断变化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是新发与再发传染病的温床。城市范围不断扩大,疯狂的老头加强版蚕食了过去属于动物的领地。野生动物是巨大的病毒储存库。随着居住环境的改变,人类被原本寄宿在动物中的病毒传染的机会显著增加。此外,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迅速膨胀,加剧了全球人口的频繁流动,促进了国际交流,也为病毒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条件。更重要的是,现代医学的发展与人口严重老龄化关系密切。这意味着免疫受损人群大大增加,成为各种病毒“青睐”的入侵对象。
病毒频频发威,人类抗击病毒的科技手段和效率也不断提高。SARS时期,传统的病毒鉴定技术十分耗时。此次疫情中,科研人员短时间内就获取了新型冠状病毒的全基因序列,从患者体内分离活病毒的科研工作也不断取得进展。而在1918年,甚至无人知晓正是流感病毒导致了数千万人的丧生。病毒其实从未远离,只是由于上述客观原因,让我们产生了新型病毒频发的直观感受。未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将帮助我们识别更多过去忽略的病毒性传染病。
对抗病毒,科研人员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患于未然。如果缺乏有效的医学工具,在当下和未来,都可能引发严峻的公共卫生危机。流行病学、医学、病毒学、免疫学、药理学等多个领域需要共同发力,采取可持续的主动战略,持之以恒地做好前瞻性储备,确保病毒学和流行病学基础研究、疫苗研制和药物开发走在疫情的前面。对于人类来说,敬畏自然,注重保护生态环境,无疑是疫情给我们的重要警示之一。
(作者单位为复旦大学教育部/卫健委/医科院医学分子病毒学重点实验室)
(责编:牛镛、岳弘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