醅酒干肉 不亦乐乎林更新蒋梦婕散步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1-06-01 11:19

 

  民以食为天,林更新蒋梦婕散步小城的华人族群越来越热衷于舌尖上的享受了。

  开始是到人家做客,发现餐桌上多了自家产的梅子酒、葡萄酒。有一次,喝了主人自酿的葡萄酒之后,参观了他们的葡萄藤和花大价钱买的大玻璃瓶,猛然记起多年前我家后院原本也有一棵葡萄树的,这棵老树藤枝粗壮,结实众多,可惜汁多而肉酸,口感很差。每年秋天,逃出游客旅馆熟透了的葡萄会自行脱落,地上汁液斑斓,一片狼藉,引来成群的蜜蜂和蚂蚁,烦不胜烦。我们一气之下把它砍掉了。清理储藏间,发现很多玻璃瓶,不知派何用场,被我们随手扔进了垃圾桶。此时恍然大悟:原来那个意大利前房主在酿葡萄酒!可惜前房主精心积攒的家当被我们的无知毁于一旦。

  后来,不知从何时起,奥巴马抓大盗中文版微信群里的豪宅图片渐渐被后院木架上一条条干肉取代了。才知道不少能干的主妇都在自制腊肉、香肠。这些土得掉渣、曾挂在农人屋檐下餐风沐露的物件漂洋过海,在加国独立屋阔大的后院闪亮登场,成为主人的新宠。

  用惯了美团、饿了么的国人大概不会知道海外同胞过的是怎样的日子。这些人不光享受不到那样快捷、周全的送餐服务,由于工作单位没有食堂,又不习惯吃滋味寡淡的三明治,连午饭都是用前一天晚饭时盛出来的隔夜菜打发。花钱去餐馆也只能吃到适合当地人胃口的“改良中餐”。华人超市里的广式月饼、广式香肠、天价腊肉等更是与口味各异的华人同胞渐行渐远。相比国内人的生活便利度,海外华人大概要落后30年都不止。忍无可忍之下,主妇们出手了。

  食不厌精,吃这件事是可以无限制讲究的。在微信视频的推波助澜下,linruyouna小城华人从饺子、馄饨、春卷、年糕起步,到有些技术含量的馒头、包子、炸油条、苏式月饼、冰皮月饼,很快过渡到了专业化程度较高的腊肉、香肠。人们亲历亲为,精心制作各类风味小吃,讨好自己的味蕾,满足口腹之欲。尤其是腊味,不光晒在自家后院,还晒在微信朋友圈。那些其貌不扬的风干肉条,裹在肠衣里的猪后腿肉,暴打书呆子仪态万方地沐浴着加国的冬日暖阳,神色傲娇,在左邻右舍贪婪或木然的目光中迎风招展。

  我在厨艺方面的训练极为有限,一日三餐一直停留在吃饱阶段。对于这些类似炫富的行为,起初我还只是仰慕一下。直到去年,新冠肺炎疫情从天而降,诗和远方凭空消失,日子只剩下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宅家的某日,一向做饭超难吃的老公突然宣布:我要钻研厨艺了。让我大跌眼镜的是,此公首先挑战的竟然就是做腊肉,而且一试而成!

  吃着老公的实验成果,方记起古人也多是自己酿酒,自己做腊肉的。白居易《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杜甫在《客至》中写道:“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杜甫一生久经离乱,50岁时,才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定居下来。草堂落成后,杜甫请来好友饮酒,还客气地说:远离街市买东西不方便,菜肴简单,买不起高档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招待你了。或者我们把邻居也叫过来,一醉方休?多么温馨的场景!想想都醉了。

  孔子更过分,他在《论语·乡党》中曾斩钉截铁地说:“沽酒市脯,不食。”意思是市场上买来的酒和肉干,不吃。有人质疑,孔丘出身贫寒,周游列国时也吃了不少苦,不至于这么讲究吧?何况《诗经·小雅·伐木》里就已经出现了“无酒酤我”的句子了,凭啥买来的酒别人都吃得独独你吃不得?《汉书·食货志》载羲和鲁匡言:“《论语》孔子当周衰乱,酒酤在民,薄恶不诚,是以疑而弗食。”原来,孔老夫子生活的年代,市面上的酒已经不像周朝那样由官方制作了,礼崩乐坏,人心不诚,买来的酒或有掺假,买来的脯不确定是什么肉,所以他要求学生最好别吃,尤其不能用于祭祀。

  如此说来,自己酿酒做腊肉倒有些像机器工业时代里的手工打磨呢。现代社会,市场上这类个性产品,因为费工费时,又有温度和代入感,相比工厂批量生产的产品,价格昂贵得多。“盘飧市远无兼味”的海外华人们,阴差阳错把日子过成了“特别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