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9c8809人们常把中医行医雅称为“悬壶”,对德高望重、医术精湛的老中医的职业生涯,多美誉为“悬壶济世”。那么,中医大夫到底悬的是什么壶呢?
从典籍记载来看,悬壶源自《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里的故事:“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指街头)。”这里的“壶”,即“壶卢”,《诗经·七月》中也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第一滴血5 野蛮追击这里的“壶”便是葫芦。传说东汉时,一个叫费长房的人想学医,有一天在街上见到一个挂着葫芦的卖药老翁,据称老翁医术高明,凡施药,必药到病除,遂悄悄跟随老翁。后见到老翁化作一道烟钻进葫芦里,知其非凡人,乃诚心拜老翁为师,斩魂配置要求并学成得其真传。费长房为纪念老翁,行医时总是把一个葫芦挂在身上,后世医家纷纷模仿,葫芦逐渐成为名医招牌。
葫芦与中医结缘可谓源远流长,相传太上老君精心炼就的长生不老仙丹,就装在他的法宝紫金葫芦里。神话里的八仙之首铁拐李,成仙后还钻研药理,炼制了不少膏丹丸散,身上总背着一个葫芦装药,叶锦添 流白以致有一句歇后语广为流传,“铁拐李的葫芦——不知卖的是什么药”。而中医高手济公活佛,身后也爱背着一个葫芦,闲时盛酒快活似神仙,行医时则神奇地从葫芦里取药治病救人。
如果说上述故事不过是传说的话,那么,事实上在历朝历代里,中医药行业一直把葫芦视为职业徽标或吉祥物,并相传至今。古代走街串巷的摇铃医都会背一个葫芦,斧头帮杀戮因葫芦轻便易于携带,是古代版赤脚医生的“红十字药箱”。 中国医学史上很多赫赫有名的医药学家如陶弘景、孙思邈、葛洪等,他们也信仰道教,喜欢炼制丹药,药葫芦是他们不离身的宝物。千百年来,各种大大小小的医馆、中药铺乃至岭南的凉茶铺,店面上都会竖一个铜制的药葫芦作为招牌。
为何葫芦在中医中药文化史上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其实,在我国的很多民族里,尤其是南方诸族,葫芦崇拜或葫芦文化,早已刻进了民族集体记忆里。在仰韶文化晚期文化遗址里,就出土了大量葫芦形的典型器物。炎黄子孙常以葫芦作为祭祀礼器,天津博物馆馆藏中曾记载 :“祭天器用陶匏(音páo),以象天地之性也。” 意思就是指在祭天的时候祭祀礼器会使用粗陶和葫芦来表现天地的质朴本性。
葫芦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距今已有7000多年。葫芦嫩时可作蔬菜食用,据《千金要方》《本草纲目》等典籍记载,葫芦的藤蔓、卷须、叶、花、果瓤及膜、种仁等均可入药,常用于治疗水肿、蛀牙、痈疽恶疮等疾病。其入药时称为“壶卢”,入菜时称为“葫芦”。葫芦果皮干后变成木质,其密封性好,自身又有一股清香之气,无论盛药、载酒或装茶,都是难得的天然盛器。
中国先民崇拜葫芦的原因有很多,一是葫芦的形状优美,与女性怀孕和哺乳时饱满的子宫和乳房十分相似,是母系社会女性崇拜的表现;二是葫芦多籽,容易繁殖,符合人们渴望繁衍子孙后代的美好心愿;三是在洪水肆虐的远古时代,葫芦如同西方传说中的诺亚方舟一样,是人们理想中躲避洪水的藏身之所;四是葫芦常与追求成仙的道士和仙人结下不解之缘,人们渴望长寿健康,葫芦也就成为云游天下的医家、道人身边的必伴之物,被认为是神仙器具;五是葫芦外形圆润,口小肚大,且与“福禄”谐音,它的枝茎称之为蔓带,谐音“万代”,是世俗社会的吉祥物;六是古人将葫芦视为阴阳合一的载体,古代婚礼上,新婚夫妻要将葫芦剖成两个瓢,用红线相连来饮酒,称为“合卺(音jǐn)”, 寓意夫妻和谐美满, 后来婚礼上喝交杯酒的习俗就是由此衍生的。
历经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葫芦从广泛的实用功能到被人们赋予了各种精神寄托,逐渐发展出一种葫芦文化。葫芦作为植物,生命力极其旺盛,药食兼用;作为盛器,圆润饱满,能容纳、包藏。悬壶济世反映了中国传统医学追求长寿健康、平安吉祥、家族繁衍旺盛等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需求,葫芦文化也成为中医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报特约记者 ?影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