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安杰利娜朱莉在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2018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查办的5起毒品犯罪案件典型案例,其中专门公布了一起在校大学生先后3次购买毒品“邮票”的案例。
毒品“邮票”表面上是一幅印有精美图案的纸张,被等量分成多个带有像邮票锯齿边缘的方形小块,含有一种学名叫“麦角二乙酰胺”(简称“LSD”)的有毒致幻剂。服用者只需撕下半块“邮票毒品”含在舌下,通过唾液分解后,视觉、听觉等感知系统很快就会出现强烈的幻觉,乃至丧失理智。
通报指出,近年来,毒品“邮票”逐步流入国内,强烈的致幻效果迎合了部分年轻人追求刺激的心理,且价格低廉、吸食方便,逐步在沉迷夜店的年轻人中盛行起来,100010网上营业厅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检索发现,从2016年至今,国内涉及新型毒品“邮票”的案件共计11起,分布多地,涉案人员多为80后、90后,他们都是通过国外的网络论坛了解到该毒品,并通过境外“暗网”用比特币支付购买毒品“邮票”再邮寄回国。其中,利用互联网和快递进行分销的新型毒品走私通道非常隐秘。
小纸片上的新型毒品
出生于1990年的重庆人张奇(化名)研究生毕业后成为一家IT公司的项目经理。2016年,他在一家境外网站的论坛上了解到,毒品“邮票”这一新型毒品在国外年轻人群体中很流行,利润可观,于是便从一个加拿大商家手里购入毒品进行售卖。
经过南京建邺警方调查发现,不管是毒品“邮票”的贩卖者,空心计还是吸食者,多是90后年轻人,“大都接受过本科及以上的教育”。
南京警方最初是从一名出生于1991年的吸毒人员那里得知毒品“邮票”的。2018年10月,警方从他家中搜出贴着某手绘工作室标签的信封,里面装着一张人像素描,和13枚“邮票”。经检测,每片小拇指指甲一半大小的“邮票”上,含有100~200微克的LSD成分。
原来,这名吸毒人员在社交媒体吸毒人员的交流群中,结识了名为“洗心人”的重庆商家并购买毒品“邮票”,后将交易金额转给名为“何由”(化名)的支付宝账户。
通过进一步侦查,警方发现真正的毒贩是张奇,“何由”的手机号、支付宝账号等一整套身份,莫桑比克射击法是张奇通过非法途径“购买”的,以此躲避警方侦查。
2018年11月,张奇被警方抓获,警方在其家中找出用锡纸包装的72枚“邮票”。
一个有着研究生学历、收入可观的IT工程师为何会贩毒?
据办案警察孙柏威介绍,2016年,张奇在境外网站了解到LSD这一新型毒品的性质和作用,以2000~3000元人民币的价格购入一版10×20厘米大小的“附毒”纸张,每版分割成70多枚不到人体小拇指指甲一半大小的“邮票”,每枚小“邮票”售价为200~300元不等,整版售价高达1.2万元,获利四五倍。张奇通过社交网络平台,寻找吸毒目标人群分享广告,兜售毒品“邮票”。孙柏威介绍,斗罗大陆之轮回天瞳这些交易全部在网络上进行,警方通过筛查张奇的社交软件好友及聊天记录,抓获了其他3个“下家”,涉嫌吸毒的3人都是90后。
“暗网”神秘交易逃避警方追踪
2018年8月,广东江门警方破获全国首例互联网跨境贩卖毒品“邮票”案件。据报道,广东共抓获贩卖毒品“邮票”分销人员18人,吸毒人员31人,缴获“邮票”482张。此外,全国27个省市的180多人也涉案。
2018年7月,江苏海安警方也破获了一起毒品“邮票”案:80后海南人何某在暗网上联系境外卖家,用比特币购买,通过国际邮件收货,然后在国内分销,获利1.7万余元。值得关注的是,该案6名犯罪嫌疑人中有4人是95后,两人是85后。
据国内一名网络专家介绍,暗网是需要特殊工具才能访问的隐藏网络,被称作“隐藏的服务器”。在暗网中,网站的所有者、供应商和买家都使用动态IP地址,保持相对的匿名性。
该专家介绍,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式的虚拟加密数字货币,很多人在暗网使用比特币进行匿名非法买卖,这样做的目的是躲避警方追踪。
部分沾染毒品“邮票”的年轻人最开始是出于模仿和好奇。
20岁的杭州青年张东(化名)喜欢嘻哈,经常登陆一家社交媒体看偶像发布的新内容。一次,他看到偶像发视频,将一个指甲盖大小的“邮票”放在舌尖上,没过多久,偶像就像变了一个人,异常亢奋。
在好奇心驱使下,张东也想要买些来试试感觉。他平时喜欢吸电子烟,通过朋友介绍,在吸电子烟的朋友圈里联系上了潘某买到毒品“邮票”,拿到后,立刻将其挂在自己的社交软件朋友圈中卖,并附上使用方法的视频。后来,他被法院以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两个月。
如何撕掉新型毒品的“伪装衣”
近几年,这种从国外传入的毒品“邮票”在国内逐渐蔓延。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输入关键词“毒品”“LSD”搜索,共有16条结果。其中,2015年1起,2016年2起,2017年5起,2018年7起案件,案件数量逐年递增。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及公安部关于办理毒品的相关司法解释,毒品“邮票”含有的LSD属于非药用类精神药品管制品种。
今年6月17日,国家禁毒办发布《2018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曝光毒品市场中发现的如“神仙水”“娜塔沙”“0号胶囊”“氟胺酮”等新类型毒品。这些毒品花样翻新,不断变换包装形态。
据国家毒品实验室检测,2018年新发现新精神活性物质31种,新精神活性物质快速发展蔓延是目前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
“新型毒品很难从服用者身上检测出来,但其危害程度丝毫不亚于诸如海洛因、冰毒、K粉等传统毒品。LSD产生的致幻感是一般摇头丸的3倍。”孙柏威介绍。
孙柏威表示,纯净的LSD无色、无气味,制成“邮票”后外形极具迷惑性,有的甚至呈半透明状,还有制毒人员将其放入食物、饮料中引诱吸食者直接口服。其携带、食用十分方便,伪装程度极高。
据中国禁毒网的一篇相关文章介绍,几微克的LSD就足以让人产生幻觉,使用后通常会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并出现急性精神分裂和强烈的幻觉,造成极大的心理落差。此类毒品的配制液一般是袖珍眼药水的样子,可以滴眼睛上,还可以滴在吸水纸上稀释后取一小片服用。这种口含毒品也可水溶后浸泡特制的邮票,再经过复杂的干燥工艺制成毒品“邮票”。
不可忽视的是,毒品“邮票”对人体的神经中枢系统会有强烈的损害作用,如果长期使用,会诱发精神分裂症等症状,甚至产生自残、自尽等一些极端行为,非常危险。
西南政法大学毒品犯罪与对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黄开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毒品以“邮票”的形式出现,等于给毒品穿上了一层“伪装衣”。诸如“邮票”“糖果”等新型毒品不断翻新、层出不穷,表明毒品犯罪分子制毒的靶向性更强了。国家禁毒委员会应按程序对一些不具有医学用途的新出现的精神药物报批并进行列管,以确保打击、惩治新型毒品犯罪有法律依据。(记者 李超 实习生 程蓉 郭阳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