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前线守卫2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健康涉及方方面面,饮食是健康的基础之一。“食育”就是将科学的营养知识结合本国的饮食文化,通过各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让民众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过程。因此,在新形势下,开展全民性食育工程显得尤为重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顾建文就提出了开展全民“食育”的提案。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从饮食的角度看待社会和人生,在饮食思想、饮食理论、饮食习俗等多个领域创造了辉煌的饮食文明。开展全民食育工程,需要从我国传统饮食文化的沃土中吸取充足的养分。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国宝档案之觐天宝匣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
中国古代传统饮食文化以不断发展的农耕文明为背景,兼及渔猎和畜牧文化。周代以前是饮食文化的蒙昧时代,周秦时期属于饮食文化成形时期,再经过汉代的丰富发展,到唐宋和明清出现两次高峰。我国饮食文化底蕴深厚,并生发出诸多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现实意义饮食理论和思想。这些重要思想和理论是我国开展全民食育需要深入探研的宝贵素材,具体包括:
第一,“天人合一”的饮食观念。《礼记·郊特牲》云,祭天化颜歌“凡饮,养阳气也;凡食,养阴气也”,认为饮与食与天地阴阳互相协调。另外,“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让中国饮食依时而变,《周礼·天官》云“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在劫难逃吉他谱《论语·乡党》云“不时不食”,清代美食家袁枚在其所著的《随园食单》一书中提出,“冬亦食牛羊,移之于夏,非其时也。夏宜食干腊,移之于冬,非其时也”。“天人合一”的饮食观念强调的是饮食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关系,在当今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的背景下,开展食育应认真学习我国先民“天人合一”的饮食观念,网络发言防和谐器引导人们对饮食生态的关注和对食材、食物的感恩意识。
第二,均衡协调的饮食结构。饮食结构是指食物消费种类的构成及其构成比例等。《黄帝内经·素问篇》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说法,该论述体现了我国先民对食物种类及其养生价值的深刻认识。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其中,在饮食结构方面的变化体现在,畜禽等肉类食物消费大增,而蔬菜类、粮谷类食物却大幅减少,进而引发了较多的健康问题。因此,积极引导合理的居民膳食模式,已成为当前全民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推行饮食结构合理化的教育刻不容缓。
第三,“食医合一”的饮食理论。“食医合一”是指饮食和治疗疾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饮食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淮南子·修务训》称:“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见神农时代药与食不分,无毒者可就,有毒者当避。我国古代农书《齐民要术》和医书《备急千金药方》等古代典籍都提到饮食和医药相结合的理论。尤其古医书《黄帝内经》提出“饮食不节,则病生于肠胃”,“食养尽之,无使为过”等观点,更是辩证地分析了饮食与人类疾病发生和治疗的关系。
开展全民食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深入探讨我国先民饮食理论和思想精髓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我国先民饮食习俗和礼仪进行全面梳理。中国饮食礼仪,数千年来一脉相承,是中国传统礼乐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礼记·礼运》云,“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认为饮食活动的行为规范是礼仪的开始。《论语·乡党》云:“席不正,不坐。”《管子·牧民》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春秋繁露》云:“好色而无礼则流,饮食而无礼则争,流争则乱。”我国先民关于饮食习俗和礼仪的认识,对当今开展食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总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是开展具有中国特色全民食育的重要参考。开展全民食育工程需要我们学习我国先民“天人合一”的饮食观念、均衡协调的饮食结构和“食医合一”的饮食理论,同时还需要对我国传统的饮食礼俗进行全民梳理,并结合新时代的新要求,进行创造性转化。由于我国疆域辽阔,居民饮食地域差别明显,区域饮食文化的形成与当地的气候、物产和历史文化等因素密切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开展全民食育的过程中,需要分阶段、分层次逐步开展食育的推广和普及工作。
(作者:孙刘伟,系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讲师;朱玉芳,系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旅游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