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发戴康评资管新规:银行公募产品投股票限制或放松
此次资管新规过渡期超预期延长是继定向降准和政治局会议之后决策层不希望中期信用过度紧缩的第三个信号。我们对于“折返跑行情要勇于做逆向投资—当一种风格相对比较极致的时候需要勇敢地做逆向投资”的预判正在进一步实现。
方正固收点评资管新规:监管强周期正在过去
2、资管新规对市场总体有如下影响:
1)刚兑打破的背后是理财吸引力明显变弱,祭天化颜歌资金预会明显回流存款,放开存款利率上限也意在恢复存款的吸引力;
2)非标预计会受到明显冲击,通道被禁和投资非标的期限限制可能让非标的需求明显收窄,非标利率结构性走高;
3)集中度的规定可能短期冲击市场结构,但长期来看,微观市场因此而趋于理性;
4)从投资者到产品的杠杆限制使得金融产品的风险得以有效控制,长期有利于实体成本下降。
兴证王德伦:资管新规正式稿适度放宽 略超预期
我们认为虽然整体性的资管新规框架出台,在劫难逃吉他谱但诸如新规部分细则和有待完善之处仍需关注:其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受(收)益权的投资限制由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其二、标准化债权类资产的具体认定规则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另行制定。同时,还需要注意在业务实际执行层面的具体办法和方案。
华泰宏观李超评资管新规:新规短期对市场影响不大
我们认为,资管新规正式稿与征求意见稿差异不大,对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短期影响较多体现在心理层面,大多数市场冲击已在资管新规征求意见稿时有所反映。在新规执行过程中,仍存在小概率触发风险的可能性,但是我们认为因为有不能因为处置风险而产生新的风险的底线,网络发言防和谐器政府一定会呵护市场,并且一些难以短期完成的局部领域,很可能采取更长的过渡期。中长期来看,资管新规必定会提高资管行业的健康性,反而是提高资本市场效率和投资价值的助推器。
兴业银行乔永远点评资管新规:延长过渡期降抛售风险
我们认为人民银行及金融监管机构一定程度上向市场妥协,但在关键条款上并未向市场放松,金融机构回旋余地依然有限,www.gradjob.com.cn可以说除了放宽过渡期,其他条款的优先放松均难以减轻金融机构的整改压力。
银河证券胡立峰:资管新规促进公募基金优化发展
一、公募基金与私募基金不同安排,公募优化发展,私募创新发展;二、公募基金产品定义面临规范与优化,混合基金需要进一步规范; 三、货币基金与短期理财债券基金是否由摊余成本法计量改为净值化管理需要进一步明确;四、保本基金与分级基金需要转型或者终止。
华创证券评资管新规:资管信托市值2340亿约占总的1%
投资建议:短期有助市场企稳,下半年关注落地过程中对部分板块及个股的冲击。就短期而言,资管新规落地,青岛商务管理学院特别是“空窗期”等超预期延长,叠加A股纳入MSCI临近,有利市场企稳。然而,我们特别强调,以史为鉴和管理层对于去杠杆的坚定意志,在下半年,《资管新规》配套细则落地及执行过程之中,市场及部分信托、资管、股权质押较高的个股及板块仍存在波动率放大的风险。
星石投资点评资管新规:私募迎大利好 行业将天朗气清
总而言之,正式稿出台由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意味着资管行业在统一监管、提升监管有效性上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行业将逐步迎来天朗气清的环境。未来资管行业强强联合、合作共赢的趋势将更明显。在行业规范、金融开放的过程中,对优质投资机构的合作需求都会大大增加。
联讯证券李奇霖:不一样的资管新规 大资管格局被重塑
在后资管新规时代,这一切都将发生逆转。监管强制性的破刚兑要求破解了规模竞争的死局,让资管机构卸下了高成本的担子,按公允价值估值的原则让投资者能清楚了解资管产品的收益与风险变化,赎回与申购将更为频繁,流动性管理诉求提升,体现在资产端将是高等级信用与利率取代中低等级长久期信用债,成为资管机构的新偏好。
中泰证券黄华解读资管新规:零售业成银行券商着力点
中泰证券黄华认为,趋势非常明显:1、对公业务全面萎缩,零售业务渐成银行、券商重要着力点;2、回归金融服务本源,以客户为中心考验专业服务能力;3、混业经营渐成趋势,全牌照特别是依托银行牌照为核心的转型更有利;4、互联网金融抬高门槛,摒弃伪创新,金融业发展进入新时代。
国金策略:资管新规最大变化在过渡期延长 短期利好
大资管新规正式稿终于出台,出台时间基本符合市场预期。通读大资管新规全文,两大看点:1、大原则并没有放松,而是在大资管新规正式稿中有所强化。大资管新规的监管态度是“去杠杆、去刚兑、去通道”;2、正式稿中最大的变化在于“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到2020年底”,表明监管层力保市场平稳,给予金融机构充足的调整和转型时间,这个对A股市场无疑形成短期利好,有助于权益类市场的企稳。
申万宏源宏观点评资管新规:严监管有望平稳落地
货币政策将继续配合监管。去年紧货币配合下,监管起到了较好的效果,银行两大主动加杠杆利器——表外理财和同业负债增速均出现了显著下行。今年监管依然需要货币政策配合,但更多将从结构上予以支持。前期央行降准正是对冲银行负债回表带来的规模和成本压力,核心在于改善信贷条件,增强表内资产对表外融资需求的承接能力,平衡去杠杆对实体的冲击。年内随着资管新规对过渡期的相关限制放宽,以及货币政策的配合,预计社融增速将企稳回升,对今年国内经济无需过度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