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魔域海盗熊猫敢于逆行的除了医护人员、公安民警、武警部队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公职人员外,还有一个由不同行业人员组成的群体。他们没有任何补贴,也不图回报,但是在抗疫人群中,他们一直冲锋在前,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志愿者。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快报
天津北方网讯:在今年新冠疫情期间,敢于逆行的除了医护人员、公安民警、武警部队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公职人员外,还有一个由不同行业人员组成的群体。他们没有任何补贴,也不图回报,但是在抗疫人群中,他们一直冲锋在前,他们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志愿者。因为在他们心中,有着对于医护人员和对于国家的信任,美眉草莓糕只要自己多做一点,医护人员就多一点时间可以去拯救那些病人。
坚守一线成为社区防控铜墙铁壁
新冠肺炎疫情以来,天津市河北区月牙河街大江里社区多了一道防线——爱在身边公益联盟志愿者,在徐万祥的带领下始终坚守在防控一线。他们就像一道道铜墙铁壁,对小区进出人员进行测温、登记、发放宣传单,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受到居民的点赞,好评不断。
在疫情防控期间,有的老人开始减少外出,但采买食品和日用品成了难题。为此,志愿者们决定轮流为老人提供上门服务,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志愿者们又挺身而出,与居委会工作人员一起深入到社区各个角落,财经927在线收听到超市宣讲防护知识,用消毒液对公厕、垃圾桶和进出社区的环卫车进行消毒。
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有力支撑
随着本市各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天津站也迎来了返工客流高峰。志愿服务队根据防疫需要组织成立了应急保障队伍,多次协助市交委圆满完成外省返津务工人员转运任务,为企业安全平稳复工复产提供了有力支撑。
“虽然火车7时才到天津站,但志愿者们5时左右就陆续赶到了现场。”志愿者陈旺介绍说,接到协助市交委转运某自动变速器公司200名返津人员的任务后,志愿者们连夜研究制定方案,一次次现场模拟车辆进出路线、测温地点、现场消毒等,将每一个环节做实做细,确保不出任何差错。当天7时左右,载有返津员工的第一趟列车缓缓驶入天津站,消毒、测温、登记、扫码、上大巴车。从早晨的第一趟列车进站,酷爱上海论坛到18时40分左右最后一趟列车出站,志愿者们一直坚守在这条转运“绿色通道”上。当最后一辆大巴车驶离站区后,他们又赶紧背起喷雾器,对现场进行清洁消毒。
2月21日下午,志愿者又接到紧急通知,某集团企业的165名返津务工人员,当天下午要入住天津站后广场的一家酒店进行隔离观察。接到通知后,大家立即放下手头的工作,快速到酒店现场组织防疫工作。15时30分,9辆大客车载着复工人员陆续到达后广场。20多名志愿者各司其职,在现场维护秩序、疏导交通,逐一进行人员登记、测温、扫码及消毒等,忙到21时30分才圆满完成了任务。
发挥语言优势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
为积极应对境外疫情输入风险,清穿之花妖耿氏按照市防控指挥部部署,市教育两委发挥高校语言专业优势,组建志愿者翻译突击队。首批突击队由来自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3所高校师生组成,涵盖英、韩、日、俄、意5个语种。来自这3所学校的数十名师生奋战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本市医院及涉外集中隔离点、北京国展中心等地,为入境及来津外籍人员提供翻译、引导等志愿服务,成为了防疫抗疫前线的“硬核”担当。
天津师范大学精心选派20名朝鲜语专业、10名法语专业师生作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志愿者。每天凌晨5点,他们就到达机场,与工作人员提前核对相关材料,熟悉专业词汇;每天下午5点,他们才能脱下厚厚的防护服,完成消杀程序后到了晚上才回家。防护服穿戴不易,为了节约时间,也是为了减少防护服消耗,他们尽量不去卫生间,甚至一天不吃不喝直到服务全部结束。
天津外国语大学志愿者翻译突击队活跃京津两市多地,他们在北京国展中心协助做好境外来津人员的迎接和转运工作,在本市海关做好外籍人员的入境检疫问询工作,在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做好相关部门与外国使馆的现场翻译工作,协助本市各区做好分流安置工作,在集中隔离点做好隔离人员沟通解释和情绪疏导工作,在外籍人员较为集中的社区做好隔离住户的需求汇总工作。
三天时间完成240万份“滨城大筛”
从11月21日至11月23日,滨海新区在短短3天的时间内,对全区域的居民和工作人员进行“滨城大筛”,最终超过240多万份核酸检测结果全部阴性。在这个堪称“奇迹”的核酸检测过程中,既有全市16个区域医务人员的辛勤付出,也有被检测者的共同配合,还有志愿者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今年37岁的杨晶是一名职业律师,同时也是新滨海义工协会的副会长,该协会是滨海新区唯一一个非官方具有公开募集资格的组织。在今年2月份疫情刚刚暴发时,新滨海义工协会就接收到了社会各界捐赠的各类防疫物资126笔,捐款达12万多元。
11月20日晚上,杨晶在得知转天要进行“滨城大筛”的消息,立即意识到社区可能人手不够。11月21日早上8点,杨晶就在义工微信群里发出了倡议,号召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去社区帮忙。“我们在发倡议的时候,提出了两个原则,就是协会不统一组织活动,避免人群聚集,另外就是志愿者们向本人所在辖区了解,是否需要人手,别给社区工作添乱。”杨晶解释说,很多志愿者在得知消息后,都主动向自己所在社区询问是否需要服务。“事后我们了解到,社区的人手还确实比较紧张,周末两天我们协会出动的志愿者在200人次左右。”
11月21日上午9点,杨晶来到了新港街新尚里社区,根据社区统计,共有5000多例需要进行核算检测。杨晶作为唯一的志愿者,主要工作是秩序维护、扫码登记检测人员个人信息以及后勤物资保障。志愿者的到来就如“及时雨”一般,“培训上手快,能吃苦却不求回报”是他们最大的特点,在与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下,采样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新尚里是一个老旧小区,网络不好,居民扫码扫不上,所以我只能手写登记。”杨晶回忆说,当时是10人一组排队,除了登记每个人的姓名、性别、身份证号和手机号码外,还要给第一个人发一个试管。由于考虑到手写登记会给后期检测机构录入信息增加工作量,杨晶的笔迹要尽量工整,易于辨认,同时还要保证速度。“当时真是不会抬头,就是低头记录信息,光笔就用了10多根,现在我右手还是酸的。”杨晶说,在两天的志愿服务中,他自己完成的信息登记大约在七八百例。此外,由于社区里有一些老人腿脚不便,无法下楼进行核酸检测,杨晶还要协助医生入户检测。(津云新闻编辑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