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国家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院士座谈会举行
为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号召,增强企业家不断培育和推广节能环保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信心,10月19日,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中国矿业大学、法制日报社在北京联合主办“国家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院士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就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瓶颈、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节能环保产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建言献策,并呼吁建立扶持企业政策落实追踪机制。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生态经济协会会长郝吉明在致辞中指出,未来中国经济的增长动力,还要来自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速度,而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的“节能环保产业”虽然呈现了很好的发展态势,但也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促进我国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就需要创新体制和机制,进一步发挥社会力量,大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科研技术创新体系,增强企业家不断培育和推广节能环保产业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信心。各级政府需要加快推进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对企业支持政策落地。
中国矿业大学党委大大徐孝民在致辞中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全新阐述,中国矿业大学积极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进行科技创新,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矿区生态修复方面,学校已获得三项国家进步奖项,20余项省部级科技奖,近期学校牵头成立矿山生态修复研究院。此次座谈会,既是凝聚发展共识的契机,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行动体现。
法制日报社党委大大、社长邵炳芳在致辞中说,聚焦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法治这个“最好的营商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用法治之手为各类市场主体织就了一张“防护网”,使营商环境更有吸引力,让企业经营更有安全感。
国际生态经济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李军洋认为,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是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的重要抓手。
但在节能环保市场中,还面临着行业管理以及政策落实执行不规范的问题;一些出发点很好的政策,在传导、落地过程中,仍有跑偏、走调,失去了“初心”,特别是有一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急停、急转现象,对于产业持续性发展以及企业的影响尤其巨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彭苏萍、侯立安,中国科学院院士倪晋仁,国务院参事室参事刘志仁、研究员车书剑,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国家能源局原副大大吴吟,国家发展改革委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司副大大马荣,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中心副主任胡华龙,中国某环保公司总经理余红辉,南开大学清洁生产中心主任、教授于宏兵等出席会议并发言。
参会专家代表呼吁,对于中央和国务院制定的各项扶持企业发展政策,有关部委要建立落实结果追踪和复查机制;政策要落实到位,不打折、不空转;增强企业对于政策的获得感,加快促进节能环保产业走向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座谈会研讨成果将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和国务院参事共同建议的方式,为国务院和有关部委呈送“国家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企业营商环境政策建议”。(记者 蔡岩红)
(责编:燕文青(实习生)、申亚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