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初秋时节,鲈鱼产于哪里盘旋登上桃木山之巅,这里海拔2858.8米,是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最高峰。置身峰顶,极目四望,绿意蓬勃,林海莽莽。
初秋时节,盘旋登上桃木山之巅,这里海拔2858.8米,是甘肃平凉市庄浪县最高峰。置身峰顶,极目四望,斑衣吹笛人 童话绿意蓬勃,林海莽莽。
行走在林海之中,谁能相信这里是黄土高原?这里的森林覆盖率达68.83%,这与山脚下桃木山林场护林员们30年坚持守护分不开。
从石头垒到二层楼阁
组建于1989年的桃木山林场,驻在庄浪县郑河乡政府所在地,下设有6个森林管护站。在郑河村尖山社,村庄边缘一座二层小楼格外显眼,那是中咀森林管护站,建成使用仅3年。
巡山回来的中咀森林管护站站长蔺平伏在办公桌上填写巡山日志,他办公室里的沙发、办公桌都是新近置办的,f4的神秘花园桌上还有一台电视机。透过锃亮的玻璃窗,小院里的菜蔬长得绿油油的。
该管护站的面貌是桃木山林场森林管护站的第四代变化写照。建场初年,蔺平刚到林场工作,住的是石头垒起来的地棚,点的是煤油灯照明。第二代住的是土木结构,第三代改建为砖木结构。
蔺平对建场初年森林管护站的条件记忆犹新:一张桌子10元、一把椅子5元、一架火炉子5元,这些都是自己置办的。现如今所有的办公设备都是林场配备。
庙儿岔森林管护站深居林海,至今通不上电,林场给这里购置了太阳能光伏板发电。在去该管护站的路边上,有一处空地正在平整地基,网通传奇33wt纯网通这是庙儿岔森林管护站新址,桃木山林场场长苏百牛和电力工人现场规划通电线路。
等庙儿岔森林管护站建成搬进去之后,桃木山林场6处森林管护站的条件全部得到进一步改善。苏百牛说:“在护林员眼里,管护站就是他们的家,有了好的环境,他们护林才更安心!”
图为位于庄浪县郑河乡庙儿岔1990年栽植的人工林,如今树木参天,绿树成荫。焦占仓 摄
“行走的绿色”越来越大
庙儿岔森林管护站背靠的山洼上,有一片人工栽植的落叶松树林,树身长得端直,www.tjgspx.cn都有碗口粗了。站长史建平回忆,他刚到这里的时候,还是一片茅林,冬天落叶之后,老远望去,光秃秃的样子。
茅林成材成林,是护林员用脚步守护出来的。“护林就是人在林区,而且要天天在林区。”桃木山林场职工田建军说,必须每天巡山,万一出现意外情况,随时随地处置,“行走的绿色”才会越来越大。
每天上午10点,史建平从管护站出发,沿着林区小道巡山,查看树木生长情况,查看有无盗伐、用火等痕迹,下午2点钟返回管护站,巡一趟山需要4小时。
他们曾经计算过,一个护林员每天巡山6公里,每月上班22天,工作到退休,坚持巡山30年的行程,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走了1.18圈。
据桃木山林场副场长史云兵介绍,每个防火期要紧盯重要节点和关键人群。在春节和清明节期间,林场紧盯钻山采货群众、林缘区养殖户,与他们签定了防火协议。进入旅游旺季,还要预防景区架炉烧烤。
每年草木枯萎之前,林场组织护林员割掉林区道路两旁的枯草,提防进林人员引燃枯草。正是因为严防死守和不疏漏每个细节的防护,桃木山林场管护的8.78万亩林区自建场以来,没有发生过森林火灾。
林海生态红利凸显
今年夏秋,庄浪县遭遇短期干旱,玉米和洋芋的茎叶枯萎。进入关山脚下的郑河乡境内,沿途的夏秋作物却蓬勃生长。桃木山林场场长苏百牛一语点破:“关山林区蓄涵充足的水源,具有明显的区域小气候,天上挂云就下雨,随时可供农作物吸收。”
关山不仅是农作物生长的福地,更重要的还是庄浪县的水塔。据推算,每亩森林每年涵养20立方米的水,可为200人提供生活用水。全县城乡人口饮用水源发源于这里。
在具峡林区,四五名工人正在林区铺设管道,收集林区内的水流。原来,庄浪县水务局在郑河乡实施了农村水源保障工程,林区内的水源被引流到水厂内集中处理之后,供应到农家饮用。
1990年的庙儿岔仅是一片灌木林,生长着沙棘,当地称为茅林。林缘区的居民在庙儿岔茅林内放牧,秋冬以后,呈现光山秃岭的景象。30年过去了,桃木山林场组织护林员在庙儿岔栽植人工林,如今,森林茂密起来了,野生动物才有了藏身之地。
庙儿岔森林管护站站长史建平,在巡山路上看到过豹子、梅花鹿、獐子、锦鸡等野生动物的身影。每天早晨,他能听到呱呱鸡打鸣声,“我还发现过山猫在管护站屋后筑巢育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