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董秘的江湖:IPO企业呱呱坠地后即刻离职?|王刚_财经_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12-29 15:03

□本报记者 任明杰

4月19日,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王刚(化名)辞去B公司董秘一职,八个月前B公司实现了IPO。而在老东家A公司担任董秘时,王刚更是在IPO后不到两个月就宣告辞职,并火速加盟B公司。像王刚这样,待一家家IPO企业呱呱坠地后即刻离职的,是一个被称作“职业董秘”的神秘群体。

职业董秘的主要报酬,来自公司上市后手里股权的变现。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除了要防备IPO一路上的挑战,政策变化也会对上市进程产生重大影响。随着IPO审核趋严,职业董秘正陷入离去、坚守还是转型的抉择中。

“旋转门”

2017年年中的某天,B公司上会前一天。

即将上会的四个人,树木游泳的力量董事长、财务总监,以及两名保代,正针对发审委委员可能提出的问题该如何回答,进行反复演练的时候,突然接到证监会通知,“公司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第二天的上会被取消了。

那一刻,王刚回想起半年前自己从A公司跳槽去B公司时,A公司董事长提醒他,“你要考虑清楚,B公司IPO已连续失败数次,fuqinjie你去了万一又没成功,怎么办?”王刚清楚此行的风险,但作为一名职业董秘,他身不由己。

2009年创业板推出后,IPO迎来井喷,一个精通IPO流程的群体——职业董秘开始崛起。他们往往在上市前加入,上市后火速辞职,并旋即加入另一家拟IPO公司。

一般而言,职业董秘追求的最大目标不是薪酬,而是入职时获得的股权,上市后变现的预期让他们与拟IPO公司深度绑定。当然,逃出俱房间也有像王刚这样的职业董秘,他们没有个人股权,更大的目标是帮助企业上市,帮助背后的PE顺利退出。

王刚的父亲王明(化名)是沪上某PE创始人之一,该PE先后投资了A公司和B公司。因为这个缘故,王刚得以先后前往A公司和B公司担任董秘。从他2012年入职到A公司股改,再到接受上市辅导、应对检查,最后报送申报材料、披露招股说明书,一路非常紧凑。A公司于2016年10月顺利IPO。令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入职B公司半年,就遭遇当头一棒。所幸,福州三中家校互动平台当地证监局对相关事项进行了现场核查,确认没有问题后,B公司在一个月后重新上会且顺利过会。

“锦衣夜行”上市路

B公司在上会前一天所遭遇的,是所有拟IPO公司都极力避免的。

2006年之后,证监会开始推行预披露政策,拟申请IPO的企业上会前须在证监会网站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此后,证监会进一步规定,自2012年2月1日起,发行人及其中介机构对证监会审核部门关于发行申请反馈意见落实完毕后即安排预先披露。

王骥跃和班妮在合著的《梦想与浮沉:A股十年上市博弈》一书中写道:“预披露制度出台后,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最大的压力来自举报信和媒体报道。由于上市牵涉的利益巨大,证监会审核放行比较谨慎,实名举报和媒体报道均要求发行人和中介机构核实回复,确认不存在重大问题后方可继续审批程序。因此,在上会前、领取批文前、发行前和上市前等关键时点的举报信及媒体报道会对上市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在此背景下,拟IPO公司自披露招股说明书的那一刻起,无不希望“锦衣夜行”。

在IPO过程中,王刚奉行的是“有目标,沉住气,悄悄干”。以A公司为例,王刚称,“在IPO整个过程中,除了对产品的一些必要宣传,我们几乎没发过任何声音,不声不响就把IPO做成了。”(下转A02版)

(上接A01版)除了这些风险,IPO暂停会对拟IPO公司产生重大影响。A股历史上一共出现过9次IPO暂停。2013年10月,A公司把上市申报材料报到证监会时,IPO处于历史上最长一次暂停期(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不少企业打起退堂鼓,转而寻求借壳上市或干脆卖给上市公司。王刚告诉董事长,“IPO暂停期间,往往是弯道超车的好时机。当别人都忍不住撤回材料,搞借壳上市,等于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减少了。”最终,坚定IPO决心的A公司等来了IPO重新开闸。反观当时撤回材料,转而寻求借壳的B公司,走过弯路后,又回到了排队IPO的路上。

离去、坚守与转型

王刚称,自己能连续做成两单IPO,与父亲的支持有着莫大关系。作为国内最早一批投行人,王明于上世纪90年代初先后在多家券商的长三角地区担任要职,并主持了几十家公司的IPO或再融资。王明转做投资后,王刚则被派往被投公司担任职业董秘。这种“父子档”的独特模式最大程度上保证了IPO项目的成功。

但并不是每个职业董秘都像王刚这样幸运。

随着IPO审核趋严,职业董秘不得不开始考虑被“套牢”的风险。数据显示,2018年1月以来,共有88家企业上会,42家企业顺利过会,过会率不足一半,仅达47.7%。此外,未通过企业36家,取消审核和暂缓表决的企业各有5家。

坚守不易,离去更难。在与拟IPO公司通过股权进行深度绑定后,离开谈何容易。王刚认为,职业董秘到底是选择坚守还是离开,除了自身的职业规划,还要看企业所在行业的前景,所在公司的规范性,以及老板为人与个性。

还有很多职业董秘走在转型的路上,比如王刚。去年以来,王刚成立了自己的基金,开始向投资人身份转型,以前的上市公司资源被他利用起来,A公司的董事长成了他的基石投资人。辞去B公司董秘职务时,王刚被提名为董事,升至公司决策层,实现了内部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