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美黑诊所6倍于正规诊所 整形医生6天即可速成|黑诊所|顾客|整形_财经_逃出游客旅馆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19-12-30 12:06

中国医美黑诊所6倍于正规诊所

中国黑诊所数量已超6万家,逃出游客旅馆是正规诊所的6倍;黑诊所年手术量为正规诊所的2.5倍,超2500万例;中国非法执业者数量更是合规执业者的9倍

《2017中国医美行业黑皮书》统计显示,中国黑诊所数量已超60000家,是正规诊所的6倍。资料图

法治周末记者 平影影

伪造的证书、虚假的身份、浑浊的注射针剂、被毁的脸庞……近几年,医美行业欣欣向荣,但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却是触目惊心的非法医美乱象。

1月,湖南大大沙市的李女士花费40万元注射玻尿酸隆胸,刚手术完,突然全身抽搐,随后昏迷不醒。警方事后查明,这家美容院并不具备隆胸手术资格,为她手术的“专家”也没有行医资格、注射用的玻尿酸则是从某美容博览会上买来的;

3月,江苏省宝应县的许女士在一家美容院接受了超声刀微整形手术,没料想,手术后脸部大面积成紫红色,且无法消除,消协工作人员介入后发现,美容院没有任何医美资质……

12月8日,奥巴马抓大盗中文版微整形平台更美App同步发布了《2017中国医美行业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和《2017中国医美行业黑皮书》(以下简称“黑皮书”),这是医美行业首次发布黑皮书。黑皮书指出,非法医美成医美行业发展最大阻碍。

据更美App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双皮书”调取了更美App后台2200万用户本年度的电商大数据,结合随机抽样12万更美App用户和500家机构进行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查询和引用ISAPS(国际美容整形外科学会)、德勤、清科(股权投资研究机构)、TalkingData(一移动大数据服务平台)等相关数据,客观描述中国医美行业现状,并实地走访黑诊所及非法培训机构,力图揭露非法医美全貌。

90%非法医美机构藏身美容店美甲店

武彬曾在河南省某三线城市从事医美行业多年,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近两年微整形无处不在,家附近的美甲店、美发店、美容店都能提供拉双眼皮、开眼角等手术,有的店还有水光针、瘦脸等各种项目。

“挺吓人的。”武彬称,这些店根本就没有什么资质,做手术的“医生”大多都是美甲店或者美容美发院的老板,“大家都认识好多年了,从来也没听过他们去哪里上学进修了,估计就是在什么地方短暂培训了几个微整形项目,在店里直接就开张了。”

武彬坦陈,linruyouna自己也曾在某整形机构工作,而该整形机构实质就是美容院,所谓医生原先是美容院的技师,“反正对外宣传时,一定会强调机构是正规、有资质的,顾客根本不知道整形医生或者整形机构到底需要什么资质,他们或者是根据网上的广告找过来的,或者是朋友推荐的。整形机构花钱弄几张假资质证书摆在那里,他们也认不出来。”武彬说。

“我去过一家微整形机构,其实就是一间店,开在一家理发店的二楼,总共二十多平方米,店里什么资质证书都没有。生意火得一塌糊涂,当地很多女顾客都是一万两万的消费,做双眼皮还要预约排队。”武彬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只要不出事故,这些顾客是不会去关心这个店是不是有资质的。

45岁的薛晶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她很多姐妹都在家附近的美容院做了提拉眼皮的手术,大家互相交流时没有一个人说到资质问题,暴打书呆子“整形机构还需要资质吗?”薛晶有些疑惑。

武彬和薛晶所反映的情况并非个例,在网络上搜索“医美”“整形失败”等关键词,可以看到数以万计条相关的新闻,其中相当大比例都是关于顾客在黑诊所微整形失败,后者推诿责任甚至跑路的情况。

“双皮书”的数据也印证了武彬、薛晶的直观感受:2019年中国医美市场预计突破万亿元,成为居房地产、汽车、旅游之后的第四大服务行业。不过在众多的医美机构中,却藏匿着数量众多的、无资质认可的非法医美机构。

黑皮书分析:医美权威渠道少,信息不够透明;非法医美获利丰厚但惩罚力度小;非法医美隐蔽性高,监管难度大等,是非法医美泛滥的主要成因。

黑皮书显示,一般非法医美机构隐蔽性极高,90%藏身于美容院、美甲店等常见的生活美容机构中,一些私人工作室更是隐藏在普通小区里,更有甚者可以直接去顾客家中甚至旅馆里进行手术;一旦因非法行医被查处,一般只会被罚没医疗器械,平均处罚金在1万至2万元,而一家黑医美诊所年平均获利则达100万元,相比巨大的利润,其违法成本极低。

更美App创始人刘迪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iq过大河合法的医美,需要在正规机构中由合规执业者用合法药品进行手术和注射,其中正规机构必须获得《营业执照》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方可开展执业活动;合规执业者(医生)需要获得《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证》等,同时只能在合规的机构中进行项目操作;合规的药品必须是真药,而且不能是从国外私带的水货。

据黑皮书统计显示,中国黑诊所数量已超6万家,是正规诊所的6倍;黑诊所年手术量为正规诊所的2.5倍,超2500万例。每年黑诊所约发生4万起医疗事故,手术感染、疤痕严重等问题屡见不鲜。

“整形医生”6天即可速成

除了广泛存在的黑诊所,黑皮书统计显示,我国非法执业者数量更是合规执业者的9倍。由于合法执业者需要《医师资格证》《执业医师证》以及《医疗美容主诊医师证》三证齐全,但这些证书要多年进修才能考取,于是众多整形速成培训班应运而生。

法治周末记者在网络上随手搜索“微整形培训班”,能轻易得到几十个结果。随后,记者以要学习微整形为由咨询了几家专业做微整形培训的机构,对方均表示,诸如微创除皱、微创填充、埋线双眼皮等课程都有教授,并且所有课程全部教授完,时间为一周左右,不仅如此还会颁发培训证书。

“现报微整课程送双眼皮课程以及线雕课程,三门课程原价18600元现仅需6800元,再提供1000元食宿补贴,实收学费5800元。”一家上海微整形培训机构的客服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学习完三门课程只需6天,并且课程全都是真人实践,“学习打针的话,就在学员身上打生理盐水,3个小时就消肿了”。

不仅如此,上述客服还表示,6天的时间一定能学会所有课程,如果真的有少数学员学不完的话,可以留下继续学,“每月开三期,每期都爆满。”上述客服表示。

实际上,近几年不断有媒体曝光这类整形速成班,比如,在某些不正规的微整形培训机构,培训实操课就是让学员彼此充当“小白鼠”,相互注射;培训老师自称三甲医院专家,并向学员售卖国家严格控制流通的肉毒素针剂(肉毒素属于剧毒的处方药)、玻尿酸等微整形产品。零基础的学员仅经过“4天速成微整形”培训班的短期培训之后,便开起了微整形工作室,并以“微整形专家”的名义,给他人做微整形手术。

2017年河南电视台也曾报道,在某微整形培训班上,没有任何消毒安全措施,学员间就在彼此身上练习扎针,不仅如此,学员还被要求在鸡腿上练习割双眼皮。

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注意到,除了网络上无处不在的微整形广告,微信、QQ等也有各式各样的微整形机构速成班的代理人。

黑皮书显示,除了非正规机构资质和非法医师外,药品的真伪也是非法医美的一大获利渠道。大量的非法药品正在通过网络等渠道售卖给不知情的消费者,一些黑诊所更是安排专门的人手偷偷将水货药品器械背回国,这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使得非法医美泛滥成灾。

据《澎湃》新闻报道称,通过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中的搜索,获得了99份涉及“整形”及“假药”的刑事案由裁判文书。而这99份刑事裁判文书涉及96起案件,158名被告人被审判。除3起非法行医案件外,其余均为生产或销售假药案。这些判决书中提及的假药至少有83种,销售金额至少755万余元,销售范围遍及全国,且绝大多数都为微整形注射针剂。包括肉毒素、玻尿酸、溶脂针和美白针等,无论是涉及的品牌还是种类都很繁杂。

医美正规化需多方努力

一位曾接受过多位微整形手术失败者法律咨询、并与多家微整形机构有过接触的律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医美行业乱象出现已久,只不过近几年互联网全面普及,进一步加剧了该行业的乱象。

“以前,人们通过传统广告找到医美机构去做微整形,现在人们则通过网络上无处不在的广告宣传选择医美机构做微整形,但不管哪一种渠道,都无法改变医美行业信息不对称的现状。因为大多数人根本不知道,或者无法知道哪家机构,哪个医生是有资质的。信息鸿沟不消除,医美行业的乱象就无法彻底消除。”该律师表示,在不正规的医美机构,消费者若遭遇手术失败的情况,想要追责会比较困难,“因为很多时候连合同都没有,即使有合同,其中也有诸多模糊的地方;更有甚者,那些不正规的医美机构会一夜消失,出现跑路的情况。”

不仅如此,该律师还告诉记者,即使在正规的医美机构做手术,也不意味着消费者不会遇到纠纷。“因为微整形手术跟普通商品不一样,它没有固定的标准,不同的医生做同一种手术,呈现的效果不会完全一样;而同一个医生给不同人做同样的手术,呈现的效果也不会完全相同;甚至一个医生给一个人做手术,事后两人对结果的满意度都不一样。”该律师表示,每个人对美、对手术结果的要求都不一样,“更别说有些手术完成后几年也有可能出问题,这时候很有可能连当时的医美机构都找不到了。”

但情况正在发生着改变,近两年,互联网医美平台应运而生,为医美行业的信息不对称带来一线转机,如更美、新氧等医美类App实现了医美机构、项目和医生的资料实现可查询,而且把每个项目都以货架的方式呈现,相关服务内容和费用一目了然。

不仅如此,频发的医美行业乱象也引发了相关部门的注意。今年5月,国家卫计委办公厅等7部门联合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医疗美容的专项行动,之后江苏、辽宁、湖南等省市均展开了声势浩大的打击非法医疗美容的专项行动,对医疗美容机构、生活美容场所等进行统一监督检查,对各类非法医疗美容行为进行集中严厉打击。

“要想根除医美行业乱象,除了管理层多部门联动、行业自律等,还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引导他们理性爱美。目前来看,要想达到这个目标,还需要较长的时日。”上述律师告诉法治周末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