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迈科技10月8日至16日连续7个交易日涨停。10月17日早盘一度涨停,光荣使命反激活当天最终上涨5.63%。10月18日,诚迈科技股价再次涨停,当天收报79.61元,较9月30日收盘上涨126.49%,同期创业板综指上涨 1.51%。9月30日盘后诚迈科技总市值为28.12亿元,10月18日盘后总市值为63.69亿元,9个交易日市值增加35.56亿元。10 月 18 日,诚迈科技市盈率高达3747倍。
“小道消息”引起股价暴涨 1亿利润只靠想象力
那么为何资本市场会突然间对诚迈科技青睐呢?其实是源于外界传播的的“小道消息”,这些消息有三个版本,分别是1、诚迈持有深度科技 45%股份;2、公司的武汉深之度和华为公司合作开发鸿蒙系统软件;3、诚迈科技和 360 老板周鸿祎合作成立新软件公司,开发操作系统。
但实际情况如何呢?10月20日晚间,诚迈科技回复深交所问询函称:公司对相关传闻进行了核查,公司目前不持有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任何股权。公司未直接参与鸿蒙系统建设、未直接参与鸿蒙核心技术的研发,青岛长荣场站鸿蒙系统相关业务暂对公司收入影响较小。公司现有子公司或参股公司未包括与 360 公司或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周鸿祎先生合资合作成立的,业务范围包括“开发操作系统”的软件公司。
简而言之,诚迈科技的回复说明了市场上流传的小道消息都是假的,也再次说明了A股独特的炒作风格,成熟市场往往是“不见兔子不撒鹰”,业绩实现了股价才会涨。而A股是“梦见兔子就撒鹰”,只要听说业绩有想象的空间,那么股价就先涨了再说。
但是股民的想象力显然也不是“空穴来风”,实际上诚迈科技9 月 30 日曾发布《关于以子公司股权对外投资的公告》,该公告称:诚迈科技拟以全资子公司武汉诚迈100%股权作价人民币 22500万元;北京世界星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一路创科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宁波深度汭溥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自然人刘闻欢、北京神州绿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拟以其持有的武汉深之度合计 100%股权作价人民币 27500 万元;共同以股权出资于北京设立一家新公司,从事软件研发。本次交易完成后,诚迈科技将持有新公司 45%的股权,新公司成为诚迈科技的参股公司,变异怪婴武汉诚迈与武汉深之度将成为新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公司将不再直接持有武汉诚迈股权。
该拟投资事项的交易对手之一为北京世界星辉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其为 360 公司的全资孙公司,拟持有 14.52%股权。公告同时说明武汉深之度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操作系统的开发等业务、武汉诚迈业务包括操作系统(Android、Linux、RTOS)领域的定制开发服务等业务,及拟成立的新公司拟主要从事软件研发,目的为整合利用武汉深之度与武汉诚迈的资源,加强相关领域软件研发。拟成立的新公司软件开发业务计划涵盖操作系统开发领域。
不难看出诚迈科技公告中“360公司”和“操作系统”的字眼给股民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具体来量化一下想象力的“威力”:创业板平均市盈率 2019 年 10 月 18 日收盘为 43.67倍,本年最高为 45.90倍;以 140 家上市公司数据加权平均计算的创业板所属信息技术行业平均市盈率,在 2019 年 10 月 18 日收盘为 50倍,而诚迈科技动态市盈率高达3747倍。
公司股票 10 月 18 日收盘价为 79.61 元,对应的总市值为 63.69 亿元,若按 50 倍市盈率计算,策动老爷车对应的年净利润应为 12738 万元。公司 2016-2018年三年的净利润稳步下滑,分别为 5056 万元、3938 万元、1592 万元,平均为 3529 万元。若按近三年利润平均值 3529 万元计算,在公司现有业务不发生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假定公司股票按 50 倍市盈率估值,则拟设立的新公司若成立后正常经营,应为诚迈科技带来年投资收益 9209 万元;按诚迈科技目前拟持有新公司 45%股权计算,隐含的预期为拟设立的新公司若成立后正常经营,年利润应达到 20464万元。
换言之,诚迈科技现在的股价意味着公司“已经”有了一家年利润达到2亿左右的参股公司,且应为诚迈科技带来年投资收益接近1亿。但这家公司目前在哪呢?诚迈科技公告说的也很清楚:“截至目前该投资事项还存在不确定性,新公司还没设立。”
上市后业绩持续下滑 股东接连减持套现
复盘诚迈科技上市前后的故事,其实更像一个没有“内功”的“风口上的猪”的故事,万圣夜人偶事件簿1风来了就飞起来,风去了就落下去,只留下一地鸡毛和一个又一个的减持计划,受伤的总是二级市场的股民。
诚迈科技成立于2006年9月,总部位于南京,2017年1月20日上市。主要提供基于主流移动操作系统(Android)的软件开发和技术支持服务、智能终端平台解决方案以及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和运营服务等。具体业务包括:软件技术人员劳务输出业务、软件定制服务和软硬件产品的开发和销售。
诚迈科技成立伊始,恰逢2007 年谷歌发布了 Android 操作系统,移动智能终端软件外包行业迅速兴起。在经历了 2008 年至 2009 年的初步发展阶段后,Android 操作系统市场占有率从 2010 年开始大幅提升,移动智能终端软件外包行业经营模式日渐成熟、市场规模逐年上升。正是踩准了android的“风口”诚迈科技营收和净利润从2013年到2016年的3年时间都实现了较快的增长。
但实际上公司刚刚上市就面临着大客户流失的风险,公司刚上市时主要客户包括华为、Intel(英特尔)、HTC(宏达电子)及TCL 等知名企业。2013 年度、2014 年度、2015 年度及 2016 年 1-6月,公司前五名客户销售金额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73.67%、80.23%、82.09%和 68.38%,公司主要客户相对集中,同时上市当年即开始流失。
其中,2016 年 4 月,Intel 宣布战略转型,大幅减少在移动芯片领域的投入,造成了公司对 Intel 业务合作规模的逐步萎缩和下滑:2016 年 1-6 月,公司对 Intel 实现的收入规模为 5,920.69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519.83 万元,降幅为 20.43%;2016 年 7-9 月,公司对 Intel 实现的收入规模为 553.63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08.61 万元,大幅下降 86.03%。Intel 的战略转型仍然会造成公司对其实现的收入规模进一步萎缩和下滑,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同时,公司对 TCL 的业务合作规模也有所萎缩和下滑:2016 年 1-6 月,公司对 TCL 实现的收入规模为 1,303.36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405.48 万元,降幅为 51.88%;2016 年 7-9 月,公司对 TCL 实现的收入规模为 766.68 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 103.01 万元,降幅为 11.84%。公司对 TCL 实现的收入规模萎缩和下滑,也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HTC就更不用说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基本已经退出了大陆消费电子市场。
除了大客户流失之外,诚迈科技刚上市也存在一定的应收账款回收风险,2013 年末、2014 年末、2015 年末及 2016 年 6 月末,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8,766.41 万元、14,275.02 万元、15,659.29 万元和 18,138.29 万元,占公司资产总额的比例分别高达 43.13%、56.77%、51.19%和 57.56%;如此高比例的应收账款势必造成公司的现金流问题,事实上公司上市几年后现金流也的确存在较大问题。
此外招股书里还指出,公司2013年度、2014年度、2015年度、2016年度1-6月的非经常性损益分别为1099.01万元、495.76万元、1263.89万元、552.96万元,约占同期净利润的30%,而非经常性损益中以政府补助为主。
上市后,公司业绩随即开始下降了。2017年公告业绩变动原因称: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净利润同比下降的原因主要是:1、公司部分客户战略转型,造成营收下滑;2、对部分客户相关款项做了坏账计提。
之后公司业绩更是进入了稳步下滑通道,公司 2016-2018年三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5056 万元、3938 万元、1592 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业绩更是惨不忍睹,2016-2018年三年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为3330万元、1994万元、526万元。201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为85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更是亏损251万元。
公司 2019 年 10 月 14 日披露了《2019 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 520万元至618万元,同比下降 37%至 47%。公司在预告中同时说明了业绩下滑的原因主要为人工成本上升及研发投入增加、政府补贴减少等。
尽管公司业绩一年不如一年,但是也不耽误公司股东减持。2018年锁定期一过,公司相关股东的减持计划就一份接着一份,南京观晨投资管理中心、Scentshill Capital I、Scentshill Capital II(IDG旗下基金)、上海国和、宁波瑞峰相继发布了减持计划,其中宁波瑞峰更是违反上市承诺违规减持公司股份并致歉。
深交所在问询函中也明确指出:你公司多个股东曾于 2019 年 4 月和 5 月披露减持计划,请你公司列示截至目前前述各股东减持的具体明细,说明是否存在为减持而刻意炒作股价的情形;核查你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其直系亲属自 9 月初以来买卖公司股票的情况,说明是否存在涉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情形。
诚迈科技的回答也很简单,其称相关股东减持持交易发生在 2019 年 5 月至 2019年 9 月,之后暂未有减持情况发生。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发生于 2019 年 10 月 8日以后,10 月 8 日至 17 日,上述股东未有减持公司股票。因此,公司不存在为减持而刻意炒作股价的情形,公司认为不存在涉嫌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