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索征集令!】你吐槽,神秘少林寺之玉龙杖传说我倾听;您爆料,我报道!在这里,我们将回应你的诉求,正视你的无奈。新浪财经爆料线索征集启动,欢迎广大网友积极“倾诉与吐槽”!爆料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面包财经
在港股上市的高端医疗器械生产商——先健科技(1302.HK)自去年12月以来多次回购,虽然回购金额不大,但频率颇高。截至2019年1月3日,公司已累计回购871万股,涉及金额约1100万港币。
自2011年上市以来,孤岛惊魂三角洲秘籍凭借出色的研发和销售能力,公司业绩经历了大幅增长。但与此同时,公司产品作为高值耗材未来也面临着降价的风险。
多空交织下,未来会如何演绎?
业绩增长的来源
先健科技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心血管微创介入医疗器械供应商,主要产品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封堵器、腔静脉滤器及覆膜支架、起搏器等。公司于2011年在港交所创业板上市,2013年成功转入主板,目前市值约60亿港币。
自上市以来,公司营收从2011年的1.42亿上升到了2017年的4.66亿,终极螃蟹大战净利润则从0.12亿上升到了1.63亿,复合增速分别达到了21.90%和54.47%。
在公司前期披露的2018年半年报中,实现营收2.61亿,同比增长了24.47%。具体业务来看,结构性心脏病业务和外周血管病业务都实现了30%以上的增长,而植入式心脏起搏器业务还未开始批量销售。
但是,在公司营收较快增长的同时,2018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却同比下降了20.04%。
仔细拆分可以发现,这并非是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下降的结果,名白雅美而是包括当期的其他收入及收益同比减少约2000万、先健深圳向母公司分配溢利产生所得税0.14亿以及以股份为基础的开支增加了约0.08亿等因素所致。
如果剔除这些因素的影响,公司当期实现的纯利应为0.97亿左右,仍然同比增长了51.1%。
未来潜力产品
在公司现有产品中,LAA(左心耳)封堵器LAmbre™以及植入式心脏起搏器HeartTone™的未来增长空间较大。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LAmbre™的作用原理是通过封堵左心耳来预防房颤时在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患者残疾或者死亡的风险。目前,该产品的市场渗透率很低。根据天风证券整理的数据,当前全国有约1000万房颤患者,其中需要植入左心耳封堵器的有20万人,止痛剂嗑药过量但2017年真正植入的只有2000多人,市场渗透率只有1%。
竞争格局上,除了先健科技,主要包括波士顿科学以及St.Jude这两家外企。根据CCIF(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2018披露的数据,2017年中国完成左心耳封堵术2214例,其中波士顿科学的Watchman植入1698例,占比超过3/4。先健科技的LAmbre™由于当年6月才获批上市,全年植入了68例,市场预计未来有较大国产替代空间。
心脏起搏器则主要用于治疗心跳过缓,一般指每分钟心跳低于60下。根据公司公告披露的数据,全国有约100万心跳过缓患者,每年又会新增30-40万个案。但是,由于价格等原因,全国每年仅进行少于8万例起搏器植入手术。
先健科技的植入式心脏起搏器HeartTone™于2017年12月获批,获得了美敦力关于技术、生产以及品质等方面的支持。HeartTone™起搏器有三个双腔装置型号及两个単腔装置型号。
业绩高增长,部分产品也具备较大发展潜力,那么先健科技面临哪些风险呢?
高值耗材存降价风险
前面提到,公司2011年至2017年的净利润从0.21亿上升到了1.63亿,这与公司在此期间的营收增长密不可分,但利润率的提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011年,公司的净利润率为8.85%,2017年达到了35.09%。
毛利率和净利率双高并非先健科技的特有现象。由下表列示的部分A股和港股高值耗材生产企业的最新一期财务指标可以看到,毛利率普遍在70%以上。除了微创医疗,净利率也都超过了25%。其中,微创医疗主要是受前期收购国外资产亏损的拖累,如果回看其2013年收购之前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则分别达到了80%和30%以上。
通过对比国际上的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也可以发现先健科技等国内企业的毛利率、净利率明显较高。如下图所示,在最新一期财报中,盈利能力相对较好的波士顿科学(BSX.N)的净利率也只有17.69%。
较高的盈利水平,结合当前医保控费、药品实施集中采购的政策背景,投资者不免担心未来高值耗材是否也会面临大幅降价。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人民网的报道,在近日召开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医疗保障部门2019年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加强高值医用耗材的流通和使用管理。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先健科技是港股通标的。根据港交所官网披露的数据,截至2019年1月16日,沪深港通持股量占了公司港股总股数的12.69%。而根据港股通入选标准,小型股指数成份股定期调整考察截止日十二个月港股平均月末市值不低于港币50亿元。
先健科技的股价在2018年5月见到高点3.09元/股以来,跌幅超过了50%,市值也从约130亿港币下跌到了目前约60亿港币。如果未来公司受政策冲击或者自身基本面波动影响,市值持续低于50亿,那么是否存在被剔除出港股通,进而引发内地投资者抛售的可能?(CJ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