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活”起来的秘诀神秘少林寺之玉龙杖传说

文章正文
发布时间:2020-07-05 03:16

内容提要:上一次,神秘少林寺之玉龙杖传说我们通过品读希腊神话《法厄同》中的片段,感受到细致生动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能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策划 监制:桃金娘娘

音频&文字提供:石玮莹

编辑:宋昕

津云·小天真工作室出品

上一次,我们通过品读希腊神话《法厄同》中的片段,感受到细致生动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能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为了从多角度刻画人物,在叙事过程中,我们经常要对主人公所处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进行描写,孤岛惊魂三角洲秘籍形成一种气氛,以便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主题。

今天请跟着石老师一起聊聊文章中的环境描写吧。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自然环境描写主要包括时间、地点、景物、气候、季节等方面的描写。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时间、地点等背景,增加文章真实性。同时可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二是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反映人物性格,具有象征和暗示的作用。三是通过环境描写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思,终极螃蟹大战进而深化主题。

例如《槐乡的孩子》一文中的经典语段:“八月,天气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在树上不停地叫着‘知了,知了’。”

作者在这里生动地描写了人们所熟知的动物在炎热的8月的种种表现,字里行间凸显了炎炎夏日酷暑难捱的天气,为下文描写槐乡的孩子们在烈日中仍然兴致盎然地采摘槐米的劳动场面做了铺垫。文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气氛,名白雅美对比反衬,烘托出勤劳的槐乡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以苦为乐的情怀。在这里“景物烘托”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渗透了人物的心情。景物烘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方法运用得当,都能起到较好的表达效果。

又如:戴望舒那首《在天晴了的时候》一诗中是这样描述他眼前的雨后小径: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试试寒,止痛剂嗑药过量试试暖,然后一瓣瓣地绽透;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把它的饰彩的智慧书页,曝着阳光一开一收。新阳推开了阴霾,溪水在温风中晕皱,看山间移动的暗绿——云的脚迹——它也在闲游。

诗人通过对所处环境的生动描写,将自然拟人化,寄托了自己对恬淡生活的向往,在追求自然形态的深远意境中,追求一种音乐感。这迷人的诗境,渗透着诗人的情思,深化了诗歌主题。

社会环境描写主要是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整个时代和社会背景去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书写主人公无法改变的命运。如十九世纪俄国著名作家契诃夫的《变色龙》中,开篇写到警官奥楚蔑洛夫走过的市场:四下一片寂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这段环境描写只用寥寥数笔就真实地再现出当时俄国社会一片萧条败落的景象,反映了当时社会阴森可怖的黑暗面貌,同时揭示出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迎合现实、阿谀奉承的性格特点正是源自这种社会环境,而奥楚蔑洛夫的精神又维护了腐败黑暗的社会制度。

另外,环境描写有时还具有十分浓郁的地域特色及风土人情,刻画出某种特定的社会氛围或社会缩影。如作家季羡林在德国留学时,曾多次对德国人爱花之真切感到惊讶。

他在《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中写到:“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浓浓的地域特色及风土人情,让我们不仅看到令人心旷神怡的沿街奇丽风景,也由此深切地感受到德国人在养花时那耐人寻味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美好境界。作者通过对环境的描写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也深化了文章主题。

在环境描写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有时很难区分,两者巧妙融合,才能相得益彰,引人入胜,令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耐人回味。一切景语皆情语,恰到好处的环境描写,可让使文章更有深意。但环境描写不宜过多,要为烘托人物服务,要准确安排好其在文章中的位置,以升华文章主旨。